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大和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这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一个朝会,李昂在紫宸殿坐定,百官按照各自的班次站好。左金吾卫大将军韩约负责整肃殿庭,奏报“平安”。可今天的例行公事,并没有关于殿宇安全的消息,而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祥瑞。只听韩约支支吾吾地说:“陛下,左金吾卫衙门后院的石榴树上,昨晚天降祥瑞,叶满甘露。我已经托监门的宦官向陛下报告了。”
说完,便行起了舞蹈之礼,有模有样地叩头庆贺。李训、舒元舆立马带着百官行礼,建议皇帝亲自去接受“祥瑞”。接受祥瑞,乃是吉礼,不适合在紫宸殿举行,应当移步含元殿献礼。但兹事体大,宰相得亲自去检查一下。于是,李昂先到含元殿等候,李训先去观察是否确有其事。
甘露当然是没有的;左金吾卫院中,只有帘幕后的刀光剑影,一干死士正严阵以待。李训检查自然是去看大家有没有做好准备。尽管时间拖得长了些,宦官们并不在意,只把这当作是无聊日子里的一个插曲。
李训带着一个“惊人”的消息回来了,他告诉李昂,叶上只是露水,不是甘露,不能着急行礼,不然就不好看了!李昂也很“震惊”,假意说:“哎呀!这样啊!左右神策军中尉,你们快去检查一下!”
直到此时,左右神策军中尉仇士良、鱼弘志都不觉得有诈,便率领宦官再去检查“甘露”。
李训赶紧找来死党郭行余、王璠,要他们立刻行动。王璠哪里见过这个阵仗,双腿直哆嗦。然而等二人集结军队,李训才发现反而是王璠真有人马,郭行余就是个光杆司令。
仇士良刚踏进左金吾院的门,就遇上了韩约。在殿里,韩约已经支支吾吾,心有不安。看到气势逼人的仇士良,韩约越发紧张,满脸涨红、汗如雨下。仇士良随口问道:“怎么了?”不巧的是,一阵风吹来,幕帘鼓起,后面那些手持刀剑的死士悉数暴露。更有人早已抽刀出鞘,阵阵杀气翻腾而来。仇士良带着宦官们转身就跑,左金吾院守门的人更加手足无措,仇士良大喝一声,他们就丢开门,让宦官们扬长而去。
仇士良本以为韩约要杀李昂,赶紧狂奔上殿,报告皇帝。李训见势不妙,向殿外的金吾卫将士们大喊:“上殿保卫皇帝的,重重有赏!”
皇帝身边的宦官看情况不对,赶紧抬起软舆,让李昂上舆。李昂正在恍惚之间,人已经被架上了轿。唐宋宦官,多孔武有力,打开含元殿门已经来不及了,干脆冲破后窗,夺窗而去,向着宣政殿的方向狂奔。李训赶紧追上,抓住轿子声嘶力竭地喊道:“我还没有说完!陛下等等!”
计划一变,李昂早已乱了神。他只懂按图索骥,哪里遇到过这样的阵仗?金吾卫的兵马、京兆府的人马、御史台的护卫,统统冲上含元殿和宦官们厮杀。但说老实话,这里的宦官,大多数是些小喽啰、替死鬼。混乱之际,李训依然抓着皇帝的软舆。李昂急了,居然转过头来痛斥李训无礼。一旁的宦官郗志荣对着李训胸上狠狠打了一拳,把他打翻在地。宦官们拥着李昂进了宣政门,赶紧关实了门,看好李昂。
百官都傻眼了,从来没见过这种状况,只有跑路。李训换上绿袍,骑上快马,一路狂奔,边跑边喊:“为什么要把我贬出去!”人们看到李训“被贬”,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也不加阻拦。其他几个宰相回到办公室,哆哆嗦嗦地看着彼此,王涯、贾餗不知道李训的密谋,还对参与其中的舒元舆说:“怎么回事?我们在这儿等陛下的召唤吧!”中书门下省的官员也很好奇,纷纷来问,三人疯狂摇头,请他们各自好自为之。
仇士良虚惊一场,回到了后庭。仇士良原本只是宦官团伙内的一个小头目,没有李昂、李训和郑注,他不可能当上宦官头子。他无论如何想不通,这些人到底和自己有什么仇、什么怨呢?但一看到李昂,他就知道这个皇帝就是主谋。就是这个主子,处心积虑地屠杀自己和同事们。仇士良怒不可遏,和一众宦官一起痛斥李昂。李昂是个才子,平时只懂说理,如今这种场合,命都在别人手里,更是半句话都不敢回嘴。
仇士良平复好心情,就带着禁军,出紫宸殿反扑,一路上逢人就杀。王涯还被蒙在鼓里,正打算吃午饭,一个小吏狼狈地跑过来说:“有人在宫内,手持白刃,见人就杀!”舒元舆早就跑了,王涯和贾餗也扔下午饭,赶紧跑路。仇士良命令手下,先关大明宫门,再关皇城门,搜捕贼党。可这不是搜捕贼党,这是另一场报复性的屠杀。前前后后,官吏士卒,有关无关者一千余人被杀,宫中血流成河,大臣们的办公地点也被扫荡一空。接着,神策军一千多名剽悍的将士冲出皇城,追捕宰相。
舒元舆被人活捉;王涯年迈,没走几步就给逮住了;李训倒是跑得远,早已溜出长安。王涯挨不住打,只得说自己想和李训谋反,他看不惯郑注,便把谋反意图说成是拥立郑注登基。
拥立一个江湖郎中做大唐皇帝?但凡是有智商的成年人,都知道这是鬼话。然而,宦官们只要一个能定罪的口供罢了,说过什么并不要紧。宦官们率领着铁骑,正在长安恣意搜捕。京城的地痞流氓看到这个乱象,也开始杀人抢劫、无恶不作。一时间,从皇城到街市,长安变成了修罗场。
次日一早,抱头鼠窜的百官颤颤巍巍地入宫常朝。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大明宫建福门开,入内就看见禁军手持兵刃、怒目圆睁,“夹道欢迎”。宰相已经被捕了,百官连引导的人都没有。一阵混乱中,同样哆哆嗦嗦的李昂一脸煞白,形容憔悴地登上紫宸殿,假模假式地问仇士良:“宰相呢?”
仇士良恶声恶气地说:“王涯等人谋反,已经被捕。”
李昂接过王涯的供词,红着眼睛,抬起头,让左仆射令狐楚、右仆射郑覃前来辨认。二人不敢有异议,只得连连称是。这一切,都是在仇士良的监视下进行的。不久,李训被人捉住,押解路上,李训不愿受到折辱,主动要求一死。再不久,贾餗等人或自首、或被擒。仅仅三天后,几人就跟着李训沾满血污的头颅,一起游街示众。更为羞辱的是,他们被带到了太庙,当作叛乱的罪犯,接受“神灵”的处罚。固然,这些人用心不良、动机不纯,可天地良心,他们并不是大唐的罪犯。
几人在西市独柳树下被腰斩,夷灭全族。百姓其实并不理解宦官们在做什么,他们甚至觉得出了一口恶气。因为被杀的老宰相王涯,在盘剥百姓上,颇有一番“建树”。不久后,郑注也被杀死在凤翔,头颅和李训、王涯等人的一起,高悬在兴安门上。这分明是仇士良在警告天下:这就是与宦官对抗的下场!
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最终以惨剧收场,也以“甘露之变”的名字,被定格在史册里。现在,别说是宰相,仇士良都不把李昂放在眼里。李昂不仅葬送了李训等人的性命,也基本摧毁了自己的帝王生涯。仇士良遇见新宰相郑覃、李石,就要拿李训、郑注的事情来斥责两人。两人也不是吃素的,当即回道:“你们说李训、郑注作乱,也不知道当初是谁把他们请进宫来的!”
仇士良无言以对,宰相稍微捡回了一点尊严。
作为收拾残局的人,李石有勇也有谋。大难之后,中书省政事堂空空如也。湖南江西两地的观察使觉得不妥,送上衣粮,请宰相置办点家具,找几个贴身保镖。这样宰相还有什么脸面?事态稍微恢复后,李石就拒绝了两地的好意。不久,李石建议李昂不要对甘露之变的牵连者追究太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