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由盛转衰,最后的三叶虫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现在世界上还存在4种鲎,但三叶虫一种都不剩了。所以,尽管三叶虫统治过海洋,而鲎从未统治过,但从生存方面来讲,鲎才是赢家。不过,世界上还剩下一个类似三叶虫的动物存在,那就是现今状如球鼠妇的鲎的幼体。鲎的幼体是从埋在沙子里的卵中孵化的,这些“三叶虫”是过去的三叶虫王国唯一留存的“遗迹”。所以鲎又是“双活化石”,分别体现在成体和幼体阶段。

我们不知道为什么鲎能存活到现在,而它们当年表现得更为成功的表兄弟们都已经灭绝了。鲎提供了一个链接,能让我们回溯到鱼类、鲸鱼、珊瑚出现之前的远古海洋。现在,它们生活在几个受保护的沙滩上,生活在一个拥有棉花糖和过山车的拥挤世界之中。



腔棘鱼,恐龙时代的活化石


如果你是发现三叶虫还没有灭绝的那个人,那会是一番什么样的情景呢?但这一幕是不可能发生的。不过,这种事儿却在另外一种活化石身上上演了。这种动物我们在化石记录中经常见到,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以为它早已灭绝,但最后竟然神奇地被重新发现了!这种动物就是腔棘鱼(Coelacanth),一种深居海里的罕见动物。它们的发现,让人类知识的局限性暴露无遗。

腔棘鱼是肉鳍鱼类中的一种,这类动物出现的时间比最早的鲨鱼还早一些,大约出现在4亿年前。虽然肉鳍鱼类的物种一直都不多,但至少有一种,从北美到亚洲都有广泛的分布。24它们的鳍厚且多骨,像是人的手指,这些肉鳍是一种相对原始的游泳设备,不过也是脊椎动物四肢的前身。古生物学家一直认为,每一种鸟、每一种爬行类动物和哺乳类动物都可以算作是这些海洋“祖先”的后代。在许多博物馆里,我们都能看到大型腔棘鱼的化石。古生物学家之前还认为,腔棘鱼在6 500万年前的白垩纪就已经灭绝了。25直到1938年,在南非的鱼市上,一位年轻女子买下了一条新捕的腔棘鱼,人们才发现它们还存活着。

玛罗丽·考特内–拉蒂迈博士(Marjorie Courtenay-Latimer)回忆了发现腔棘鱼的经过:“1938年12月22日,那一天天气非常炎热,阳光也很刺眼。有人打电话告诉我说,‘南浪号’拖网渔船靠岸了,有不少生物样本要给我看看。所以我打电话叫了辆出租车,到了渔船码头。”26

于是考特内–拉蒂迈就这样幸运地发现了一种鱼,这种鱼最终以她的名字命名:拉蒂迈鱼(Latimeria chalumnae,西印度洋矛尾鱼科中的一科)。这种大型多脂的鱼类生活在南非附近60米深的印度洋中。对于鱼类学者来说,这就像是在亚马孙热带雨林中发现了活恐龙一般。这一标本立即被带到欧洲,据说吸引了两万名热切的科学爱好者前来参观。考特内–拉蒂迈和分享发现的科学家们一下子成了全球名人。不过,这个发现让科学家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海洋生物的演化史。至于腔棘鱼,也许无数的渔民都曾见过,尤其在马达加斯加附近的科摩罗群岛沿岸,因为大部分腔棘鱼样本都是在这里发现的。不过,由于腔棘鱼数量稀少,也没什么经济价值,所以欧洲科学家一直没机会接触它们。27

和它们的原始祖先相比,腔棘鱼本身似乎没有多大的改变。厚厚的肉鳍加上沉重的身体,使得它们的行动变得又慢又笨拙,即使在自然栖息地也是如此。腔棘鱼的大脑很小,只占颅腔的2%,剩下的空间充满了脂肪,用以增加浮力。它的肌肉致密多油,带着尿素的臭味。这个物种依然存在的原因之一很可能就是,它们完全没有商业价值。腔棘鱼像一艘水下的飞艇,笨重地游动着,静静地漂浮着,等着小鱼们主动过来成为口中餐。它们宽大扁平的鳍总是会前后晃动,很不稳定,好像随时会翻。如果鲨鱼是演化产生的一把锯齿屠刀,那么腔棘鱼充其量只能算作一根木棍。

腔棘鱼依然停留在灭绝的边缘,也许正是因为活在隔离的边缘区域,它们才能存活下来。它们的存活几乎完全得益于演化史中的一点儿运气。腔棘鱼生活在水面100~200米以下的一片狭窄的冷水区域和陡峭的火山坡附近。只有在少数时候,它们才会被上涌的冷水带到海面附近。腔棘鱼只会产出几粒体积巨大的卵,有橘子那么大,色泽也和橘子差不多,最终会孵化出一条一米长的鱼。它们古老的身体结构依然可以有效地捕食更加现代的鱼类,但它们的活动区域和当年比起来,只剩下一丁点儿了。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