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4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外星智慧生物应该是道德化的。基于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形成的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是地球上高度社会化的物种之间的法则。这起源于在个体和群体两个水平上的自然选择,尤其是后者。外星智慧生物也会具有这种天生的道德倾向吗?他们会把这种倾向扩展到其他生命形式,正如我们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所做的那样吗(尽管不完美)?如果他们早期进化的推动力和我们是相似的,我相信他们将基于本能拥有相对道德的生活准则。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迄今为止,我试图设想的都仅仅是处在文明开端的外星智慧生物。这相当于一幅新石器时代的人类肖像。在这一时期之后,人类物种将以文化进化的方式生存,经过上万年之后,从分散的村庄文明雏形进化到了如今的技术科学全球社区。仅仅靠侥幸,不仅是几千年前,甚至是几千万年前,外星文明很可能实现了同样的飞跃。既然已经拥有与我们相同的智力,甚至更高,那么他们有没有可能早已设计了遗传密码来改变自己的生物学特征?有没有扩充他们的个人记忆能力,并在减少旧情绪的同时发展出新的情绪,从而为他们的科学和艺术新增无限的创造力?
    我认为不会。人类也不会如此,除了修正致病突变基因。我想,改造人类的大脑和感觉系统对于我们这个物种的生存是不必要的,甚至在某种意义上看来是自我毁灭的做法。在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几个按键获得所有的文化知识之后,在我们已经发明了可以在思想和行动上胜过机器人之后,又有什么可以留给人类自身呢?这里只有一个答案:我们将选择保留目前已经存在的、凌乱的、自相矛盾的、充满内部冲突和拥有无尽创造力的人类思想。这是真正的创造,在我们意识到其本身的存在或是了解它的意义之前,在实现移动打印和太空旅行之前,我们就被赋予了这样的天资。我们之中将存在保守派,选择不再发明一种嫁接在我们脆弱的、不稳定的旧思想上,或取而代之的新思维。而且我发现,相信聪明的外星智慧生物拥有同样的原因是令人欣慰的,不管他们在哪里。
    最后,如果外星智慧生物知道地球的存在,他们会选择将地球开拓为殖民地吗?理论上讲,在过去的数百万年或数亿年中,这似乎是随时有可能出现并且是可预期的。假设自从地球的古生代起,一个外星征服种族在我们的临近星系出现。像我们一样,他们一开始也是被侵入所有可以到达的宜居世界的冲动所驱使的。我们假设这种向往宇宙生存空间的驱动力源于上亿年前的一个古老星系,那些智慧生物从发射到成功到达第一个宜居世界花了上万年时间。从那里开始,伴随着技术的完善,殖民者又花费了上万年,致力于推出足够的舰队以占领另外10个行星。以这种指数级增长的速度持续至今,那么这种霸权应该早就统治了银河系的大部分地区。
    我将要给你一些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为什么“银河征服”从未发生,甚至从未开始,以及为什么我们可怜的星球尚未也永远不会被殖民化。地球已经被无菌机器人探测器访问的微弱可能性确实存在,或是在遥远的将来有可能被访问,但是这些访问将不会伴随它们的有机创造者。所有的外星智慧生物拥有其致命的弱点。他们的身体几乎肯定会携带微生物组,这些共生微生物的整个生态系统正如我们的身体赖以为生的那些。
    这些外星入侵者也会被迫携带农作物、藻类或是其他可以收集能量的有机物,至少是可以提供食物的合成有机体。他们也将提出正确的假设:地球上任何一个动物、植物、菌类和微生物的本土物种对他们和他们的共生物来讲都可能是致命的。因为我们和他们生活的两个世界在起源、分子机制、产生生命形式而后通过殖民汇集的无尽的进化方式上存在着根本性区别。外星世界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可能与我们的完全不兼容。
    结果可能是一场生物世界的严重事故。首先毁灭的将是外星入侵者。人类和地球上所有的动植物,这些地球上的本土居民适应得如此良好,将只会受到微小的、局部的影响。星球之间的冲突将不同于澳大利亚和非洲之间或是北美和南美之间动植物物种之间的交流。确实,最近由人类物种所引发的洲际物种混合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带去了巨大的破坏。
    许多殖民者是作为入侵物种存在的,尤其是在被人类破坏的栖息地。有些入侵物种甚至会设法使当地的物种灭绝。但比起外星智慧生物因为不适应地球环境所遭受的严重后果来说,这并不算什么。为了把一个宜居星球殖民化,外星人将首先消灭星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微生物。无论如何,在“家里”多留几十亿年才是更好的选择。
    这也为我们提供了另外的原因,可以使我们这个脆弱的星球对天外来客无所畏惧的。外星智慧生物足够聪明,在探索太空的同时他们也能够理解生物殖民固有的野蛮而致命的风险。他们将会意识到:为了避免种族灭绝或使自己的星球恶化到难以忍受的地步,他们在星际旅行前就必须拥有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政治系统。他们可能已经选择了探索其他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非常谨慎地使用机器人,但是并不会实施侵略。他们并不需要如此,除非他们的星球家园即将毁灭。然而,如果外星智慧生物确实已经发展出星际旅行的能力,也将发展出防止星球毁灭的能力。
    如今,我们之中的太空爱好者相信,人类可以在“使用”完一个星球之后移民到另一个星球。他们应该留意那些我认为对于我们和外星智慧生物而言通用的原则:只存在一个适宜居住的行星,因此对物种来说只有一个永生的机会。
    
    
    这个行星上有着丰富多彩的生命,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生物多样性。我们可以把生物多样性看作一个悖论,这个悖论包含的主要矛盾是:人类在消灭越多物种的同时,科学家发现的物种也越多。但是,正像融化印加黄金的征服者一样,人类已经认识到这种伟大的宝藏必将消耗殆尽,并且这样悲惨的结局将很快发生。这样的认识带来了如下困境:人类是否要为了后代的福祉而停止这种破坏,或者相反,仅仅为了满足眼下的需求而继续改变地球。如果我们选择了后者,地球将鲁莽地、不可逆地进入被一些人称作“人类世”(anthropocene)的新时代,这是一个除了人类以外,其他所有物种都是人类的附属品的时代。我更愿意把这种悲惨的未来称作“孤独世代”(Eremocene),也就是“寂寞时期”(Age of Loneliness)。
    除了人类之外,科学家将生物多样性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生态系统,包括草地、湖泊、珊瑚礁等;第二层次是构成每个生态系统的物种;最后一个层次则是构成每个物种的独特性状的基因。
    一个用来衡量生物多样性的简便测量工具是物种数量。当1758年卡尔·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