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公共建设工程与税收(1)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在当今世界上,没有哪种信任能比民众对政府支出抱有的信任更持久、更具影响力。各国民众都在仰仗政府支出这剂灵丹妙药,坚信它能包治所有的经济弊病。私营工业不景气吗?我们就靠政府支出去拉动产业经济。出现失业问题了吗?这显然也是 私人购买力不足 造成的,随后开出的药方明摆着还是政府支出。总之,唯一的解决之道就是政府花足够多的钱去补齐 不足 。

无数的文献基于这一谬论,与其他荒唐的说法相互支撑,并使之成为盘根错节的谬论网的一部分。我们还无法在本章解析整个谬论网,不过,我们能在这里剖析孕育其他许多无稽之谈的谬论之母,也就是该谬论网的主干。谬论网中的其他分支留在后面的章节去解析。

除了大自然有限的免费恩赐之外,我们取得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经济学家有的是,这些人个个都有享用 免费午餐 的种种办法。他们说,政府根本不用收税就能有花不完的钱;政府可以无限累积债务,也根本不用偿还,因为 钱是我们欠自己的 。后面我们还会再来剖析这类奇谈怪论,但这里必须要无情地指出,他们过去做的这种美梦,已经无一例外地因为国家财政破产或者通货膨胀而破灭。我们必须认识到:政府所有的支出最后都必须靠纳税人来埋单;通货膨胀本身只是税收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且是极其有害的形式。

对于政府推行长期借款和通货膨胀政策这类谬论网,让我们稍后再讨论。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那就是:政府即将或者最终要支出的每一块钱,都必须通过征税来弥补。一旦我们用这种方式来看问题,所谓政府支出造就的 丰功伟绩 ,就不再那么风光了。

一定数额的公共开支对执行基本的政府职能是必要的。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建设,如街道、桥梁、隧道、兵工厂、海军基地、议会大厦、警察局和消防队,是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必需的。社会对这些公共建设本身有需要,需要就是其存在的理由。我要讨论的不是这方面的实际建设,而是将公共建设当做一种手段,用以 提供就业 ,或者创造出民间无法创造的新财富这类公共建设工程。

假设要建一座桥,如果它能满足民众的实际需要,缓解难以克服的交通或运输问题,民众不会闹意见。换句话说,如果让纳税人觉得把钱投在这里,比不收税而让他们自己消费更有价值,那么兴建这样的桥梁就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为了 提高就业机会 而建桥,那就成另外一回事了。当提供就业机会成了目的之后,有无兴建桥梁的实际需要就会成为次要问题。这时,政府必须无中生有,编造各种 公共建设计划 。他们不再只考虑哪里必须建桥,而是开始自问自答:桥可以建在哪里。政府能够找到诸多借口来自圆其说,说为什么需要再建一座桥,把河东和河西连接起来。没过多久,这座桥就非建不可了,并且,工程很快就会上马,那些对建桥的必要性提出质疑的人,则会被认为碍手碍脚和不识时务。

关于建桥,一般有两种论调。其一主要发生在造桥之前,另一个主要流传于完工之后。第一种论调指出,造桥能够提供就业机会,比如说,一年可以提供500个工作机会。这其中的暗示是,不建这座桥,就不会有这些工作机会。

这仅是眼前的结果而已。如果我们学会进一步去看背后的结果,也就是说,不只是关注那些政府公共建设工程的直接受益者,还要同时考虑那些间接受到影响的人,我们的认识就会迥然不同。没错,造桥工人这一特殊群体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然而造桥的钱却必须从税收中支出,造桥每花一块钱,就得向纳税人征一块钱的税。要是建造这座桥得花1000万美元,纳税人就得贡献出1000万美元。而本来他们是可以用这笔钱去购买各自急需的东西的。

不难发现,造桥工程不过是使就业机会发生了转移而已。造桥工程每制造一个用于公共建设上的就业机会,就必定会破坏掉一个用于私人领域的就业机会。我们看得见桥梁工地上建设者们夜以继日,于是,政府支出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论调变得活灵活现,令大多数人深信不疑。但有些东西我们是看不到的,因为它们根本无法产生。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是从纳税人的口袋拿走1000万美元之后而消失的就业机会,一方面,造桥工人在增加,

而另一方面,汽车工人、电视机工人、制衣工人、农民却在越少。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