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饮食结构在减少你的碳足迹当中起到什么作用?_气候变化_乐读窝小说
首页

改变饮食结构在减少你的碳足迹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你的饮食中富含动物蛋白,可以通过摄入植物性食物来代替部分或所有的动物性食物,从而有效减少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如果你的饮食包含大量的富含碳的动物蛋白(包括羔羊肉、牛肉和奶制品),这种方法尤其奏效。全球平均每生产含1单位蛋白质的牛肉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比生产豆制品的高出100多倍。

    根据2014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对相关科学文献的调查,世界上种种减少肉类和奶制品摄入的饮食方式,“相较‘习以为常’的饮食方式,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34%~64%”。此外,如果全球都采用哈佛医学院提出的“健康食谱”,即每人每天摄入的肉类、鱼类、蛋类不超过90克,那么避免灾难性变暖的成本就会降低50%。

    相比其他减少碳排放的方法,这对于你和你的家庭来说显然是更易行的一种。而且很多研究指出肉类摄入较少的饮食习惯更加健康。正如之前讨论过的,如果本书中提过的某些照常排放情景下的预测真的发生了,在2050年之后,全球就会损失1/ 3的最适宜耕种的土地,这些土地将变得永久干旱和黑色风暴化。与此同时,肥沃的三角洲存在土地酸化和海水倒灌的问题,这将会影响更多食物的原产地。面对这种毁灭性的气候,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养活另外30亿人口。不可能有充足的耕地和淡水来维持西方人爱吃肉食的饮食习惯。在物价上涨、政府政策和社会舆论压力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人类为了避免大规模饥荒采取的措施可能会带来人们饮食习惯的变化。

    在气候变化证据越来越多的情况下,

    与始终不相信气候变化的人进行讨论的最好方式是什么?

    读过这本书之后,关于气候变化你会比周围的人了解得更多,除非你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或者国际能源署这样的地方工作。由于有关气候变化的国内、国际对话越来越多,并且有世界范围内重要人物(例如方济各)的参与,你可能会遇到不了解基本气候知识的人或是并未正确了解气候变化的人。尤其是目前还有一些否认人为因素导致气候变化的错误理论广为流传。这些错误理论的流行主要源于两个原因:第一,那些理论的大部分在虚假信息宣传活动中被反复提及;第二,那些理论表面上看似乎很有道理。

    任何想和朋友、家人或同事谈论气候变化的人,都应该花时间浏览一下这个名为“科学怀疑”的网站。科学怀疑网站(skepticalscience)跟踪和揭示最为流行的气候科学方面的错误理论。网站提供对所有错误理论的简要和详细的回应,包括具体科学文献的引文和链接,甚至还有相应的手机应用程序。此外,该网站还提供基于社会科学文献分析的最佳策略,以方便我们进行有效沟通。经过授权,我会利用网站下面的方法(经过一定修改)来表达自己关于错误理论的简单回应和你最可能关心的问题。

    (1)“气候已经变化过了”或“气候一直在变化”。这一论断实际上是正确的,但是它隐含的意思是,在人类诞生以前气候就已经开始变化,因此人类不能够导致气候变化。这是一种逻辑错误,就像不吸烟的人也会得肺癌,因此吸烟不能导致肺癌这种说法一样。事实上,气候科学家们如今一致认为,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改变气候,就像吸烟有害健康也被认同一样。主要的观点是,气候是在其受到外力强迫时发生变化。对过去气候的科学分析表明,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支配了大多数古代气候变化。这一结论的证据存在于地质编录里面。当今,人类正在通过二氧化碳排放强迫气候更加迅速地变化,而现在的气候变化速度比过去几千年气候相对稳定时期(现代文明尤其是现代农业得以形成的时期)的50倍还要快。

    (2)“增温已经停止、暂停或减缓。”事实上,到2015年打破纪录前,201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随后的2016年又打破了2015年的纪录(即使没有厄尔尼诺现象的推动,2017年也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过去20年的增温速率与过去40年到过去20年间的增温速率相等。而且对地球热含量的长期观测表明,地球依旧在累积热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变暖仍在发生,特别是海洋,有超过90%的人类碳污染产生的多余热量储存在海洋中。

    (3)“人为导致的增暖没有达成科学共识。”实际上,我们所强调的人类引起全球变暖的观点,是基于80个国家的科学院以及很多研究气候学的科学组织所得出的共同结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同行评议学术文献调查和专家一致意见表明,人类正在导致全球变暖是一个在科学界有97%~98%的共识度的论断。

    (4)“最近的增温是因为太阳活动的变化。”事实上,在过去全球变暖的35年内,太阳和气候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变化,太阳表现出轻微的变冷趋势。太阳的变化可以解释20世纪全球温度的部分增温,但是只占很小的比重。世界顶尖科学家做出的判断是,人类应对自1950年以来的所有增暖现象负责。

    (5)“气候变化不会有坏处。”正如本书中详细阐述的学术文献所表明的,全球变暖对农业、环境和公共健康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其任何正面影响。增暖每增加1℃带来的气候影响会越来越恶劣,增暖2℃的影响是十分有破坏性的,增暖4℃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增暖6℃的影响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6)“气候模式可信吗?”与此相关的问题是“既然我们无法预测几周后的天气,那么如何能预测几十年后的气候?”虽然气候模式存在不确定性,但是却能成功地重现过去的气候,并做出被随后的观测证实的预测。长期天气预报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在任一给定的时间段内,未来几个月或几年后的某一天,其温度可能在几十华氏度甚至几十摄氏度内变化。类似的是,在任一给定的一天可能会有洪水也可能无降雨。天气是特定时间和地点下的大气状况,冷还是热?降雨还是干旱?晴还是多云?气候则是这些天气状况的长期(例如数十年)的统计平均情况,热带气候还是极地气候?热带雨林还是沙漠?由于气候是一个长期平均值,所以准确预测气候要容易得多。在一年内的几乎每个月份,格陵兰都将会比肯尼亚寒冷许多。几乎全年时间内,亚马孙地区都将比撒哈拉沙漠地区更加湿润。

    (7)“地面温度记录可信吗?”使用不同软件、不同方法、不同数据集的各自独立的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自1975年开始的气温增加趋势是所有重建温度序列的共同特征。这种增加不能用气候调整过程的假象、温度测站的减少,或其他非气候因素来解释。自然温度测量也证实了仪器温度记录的普遍准确性。

    (8)“南极洲的冰量会增多吗?”卫星观测表明,南极洲正在加速失去陆源冰,这使得很多科学家提高了他们对21世纪海平面升高的预测。那么,为什么尽管南大洋有强烈的增暖,而南极洲的海冰却在增多呢?2014年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对此做出说明:科学家们对此问题的最佳解释是,这“可能是由改变的风场,或最近来自更暖的深层海洋的融化冰盖移到了南极大陆沿岸造成的……融化的冰水更新和冷却了深层海洋,并且导致南极大陆周围表层海洋变冷,从而创造了利于海冰形成的条件”。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末,南极海冰开始迅速缩小,并在2017年初创下历史新低。南极洲周围海域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风暴似乎是打破相对较薄(3英尺)的海冰的主要因素。在《华盛顿邮报》2015年的一篇文章《南极海冰已不再是气候怀疑论者的宠儿》中,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主任马克·塞瑞兹(Mark Serreze)引述道:“关于南极海冰为什么也处于历史最低点,确实有很多疑问,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事实,事情已在发生变化,而且变化很快。”

    (9)“科学家不是推测出20世纪70年代出现过的冰期吗?”你们所听说的对20世纪70年代冰期的推测,主要是源自流行媒体中极少数文章的说法。大多数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工作都预测出,在那段时期,存在由二氧化碳增多引起的增暖。

    在一位不承认气候科学的美国总统的领导下,

    我们还有时间来保护适宜人类居住的气候吗?

    我们当然还有时间去避免气候变化的最坏影响,在过去一年里我个人对于人类改变气候的可能性保持更加乐观的态度。的确,如果你只关注最新的气候科学和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导力的缺乏问题,你就会陷入绝望和悲观,甚至自我否认中。但即使对于悲观主义者来说,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从不考虑气候变化问题,这对于你和你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种失败的策略。你知道得越多,对未来做出的计划就会越好。

    最近出现了很多积极信号。例如,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已做出了公开承诺,即扭转温室气体排放趋势。2015年6月,我来到中国,与从事清洁能源和气候研究的官方和非官方的资深专家进行交谈后,发现中国领导人正在认真解决污染空气净化、气候目标达成,以及无碳能源快速配置等问题。2015年12月的《巴黎协定》是世界上所有领先国家首次一致同意将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在一定水平,以避免危险的气候影响的协定。

    是的,要使全球变暖保持在增温2℃这一阈值之下,我们仍然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越来越多的顶级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越过这个阈值,在21世纪余下的时间里,世界各国仍需每5年重申加强履行其温室气体减排承诺,以实现维持适宜居住的气候所需的“低于2℃”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集体开始采取必要的行动来尽力实现这种可能性的目标,尽管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另一个积极的信号是,避免灾难性增暖所需的关键技术(太阳能、风能、节能照明、高级电池等)的价格已经出现了稳定和某种程度上的下降。价格下降的同时,产品的性能有稳步提升。或许在过去你会认为气候行动太过昂贵,但是现在不会再有这种问题的存在了。美国顶尖科学家、能源专家以及政府都已经很详细地说明,即使是最大型的气候行动也是非常廉价的。

    尽管如此,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当选意味着“保护气候全球行动”将遭遇严重挫折,因为特朗普已经开始兑现他的竞选承诺,即逆转美国的气候政策,并退出《巴黎协定》。全世界都没有注意到气候科学家发出的近30年来最强烈的警告,我们根本没有时间浪费了。因此,世界上最富有的、世界第二大碳排放大国在气候行动上变得反常,这意味着“远低于2℃”的目标将会更加难以实现。的确,如果特朗普或另一个强烈反对“保护气候全球行动”的人赢得2020年的总统大选,那么实际上,维持在2℃ 以下的可能性几乎会消失。

    也就是说,关于“我们还有时间来保护适宜居住的气候吗?”这个问题,对于现在而言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作为对特朗普行为的回应,包括中国、印度和欧盟各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国家重申了他们对《巴黎协定》的承诺,并承诺将加倍采取行动。在美国,例如加利福尼亚等州,以及无数的城市和大公司,也承诺将遵守《巴黎协定》。

    同样重要的是,即使保持在增温2℃ 以下的水平也已经超出了我们所能承受的范围——我们仍然必须努力使增温尽可能地接近2℃,而不是简单地让它增温3℃甚至更高,否则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将给数十亿人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性的后果。无论是2020年、2030年,还是2040年,应对日益恶化的气候变化的最佳策略都将包括尽可能快地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

    最后,我建议所有需要动力接受和应对我们在未来几年面临的气候挑战的人们,都去阅读教皇方济各在2015年6月发表的195页的气候通谕,该通谕促成了一场关于气候行动的道德紧迫性的全球辩论。方济各的核心思想很简单:“我们必须重拾一种信念,即我们需要彼此,我们对他人和世界负有共同的责任,我们应该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