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研究设计是多案例研究。此次研究中所有的案例都被视为一系列独立的实验,用以证实或驳斥理论和见解。因为我的目标是生成理论,而不是测试理论,所以我以开放的方式进行研究。因此,我的研究数据中是有可能出现计划外的观点的。
对采访的分析遵循扎实的归纳性理论的发展过程。11在采访的早期和分析访谈记录的阶段,我收集数据并进行分类,在有着不同职业转型轨迹的被调查者中找出相似点。三个粗略的职业转型策略的类别几乎立即就浮现出来了。
·培养一个副业。
·通过猎头公司或者是寻求老朋友和同事的帮助来产生工作机会或临时的任务。
·休假或暂停全职工作,通常可以回到学校或参与课程。
随着这些类别逐渐清晰,我使用了理论抽样方法来确保我有足够的样本来进行比较。
在下一个阶段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中,我使用一个迭代过程,在数据之间来回移动;在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也有与之相关的文献;而我的新兴的理论开始变得更抽象,也更概念化。根据罗伯特·萨顿和凯萨琳·艾森哈特提出的方法,我对比了我的新兴理论模型、研究的数据与职业身份、职业适应性和职业社会化的相关文献。我运用这种对比来决定还需要采访什么其他种类的人群,或者还可以提出什么样的新理论。12在此期间,新案例的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新一轮的案例比较和对比使这三种粗略的职业转型策略的类别变得更加清晰并具有分化性。随着新理论或类别的出现,不论是在文献,还是在数据中,我都另寻证据在理论上证明和提炼它们。
“职业转型”这个概念有着作为名词和动词的双重身份:作为名词,职业转型是对未来想做的职业做的“工作草案”,也就是在人们工作和返工中,进行的一系列自我观念的转变;作为动词,职业转型是指一个理由完全充分的新职业身份的出现过程。在实践中,人们精心设计、修改和更新自己未来身份的可能性,并允许这些可能性在轮廓和细节上得以发展,直到一个清晰的新职业身份的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