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_子弹笔记_乐读窝小说
首页

反思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是什么让你翻开了这一本书?是一系列什么样的事导致你读了这本书?是因为你刚刚在书架上随便找书看吗?是因为这本书是你收到的礼物吗?是因为不想伤了送礼人的心吗?(如果是的话,感谢你读到了这里!)还是你遗失了什么东西,想在书中寻觅?如果是的话,你遗失了什么?这样东西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很有可能这些问题在你的心里激起了涟漪。这个问题表明,无论一项行动有多么简单,其背后都蕴含了无数选择。

    我最喜欢的一件雕塑作品是罗丹的《思想者》。雕塑人物全身赤裸,弯腰屈膝,右手托着下颌,陷入沉思。如同罗丹的其他作品一样,这一件雕塑给人的感觉也还未完成。雕塑有的部分表面粗糙,有的部分缺乏精雕细琢。从中透露出的雕塑家做出的数以万计的微小选择给作品带来了直观的人文价值,就好像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看到罗丹的思维一样。

    我们的生命同雕刻所用的石块一样,都是有限的。生命之初未经雕琢、混乱不清。我们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在这块生命之石上刻出一道痕迹。每一个行动都不可逆转地一点一点耗掉时光。没有行动是微不足道的,每一个我们费力留意的行动都有其意义。常常是由于我们缺乏必要的留意,才给琐事可乘之机,压在我们的心头。

    当然,无论你多么聪明睿智,人的一生中都难免会判断失误。人生本就不按套路出牌,时光悄然流逝、变幻莫测,时而粉碎希望,时而给你当头一棒。有时我们甚至觉得自己被动地接受着生活的打磨,留下粗糙的磨痕。然而,美好依然存在在生活中。只要你还活着,生活中就总有供你雕琢的部分。就像《思想者》一样,你的生活无须波澜壮阔、完美无瑕。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

    许多糟糕的决定都是缺乏自我意识的结果。我们总是忙得抽不开身,却总是忘了先问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些。问一句“为什么”是我们为探寻意义而踏出的微小但慎重的第一步。

    我们对意义的探寻往往不够及时。因为我们总认为探寻意义好似一件意义深远又高深莫测的壮举,我们总是避免此举,直到我们受到某种危机或环境的胁迫,不得不考虑起意义时,才会开始我们的探寻。但是这时候再开始探寻“为什么”就处于劣势了,我们无法做出清晰的领会与思考,因为痛苦笼罩着我们。其实,我们大可不必限制于此时,对事物的反思与自省完全可以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开始留意时间和精力都投向了哪里,你就开始了反思与自省。子弹笔记忠实地记录下这些信息,供我们参考。

    你可能会想,分析任务清单并不能针对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给出答案。可能确实如此,也有可能只是因为我们不懂得如何找出这类问题的答案。要想了解生活中那些令人胆怯的大问题(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什么在这里?),我们要先提出一些小问题: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为什么我的搭档总烦我?为什么我压力重重?在子弹笔记中,我们将通过反思(Reflection)回答这些问题。

    反思造就意向。反思赋予我们所需的安全的心理环境,我们因此得以重拾看问题急需的角度,开始询问为什么。通过反思,我们养成了自省的习惯,审视自己的进步、责任、环境以及心境。反思帮助我们看清自己是否解决了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否回答了应该回答的问题。通过向我们的生活经历发问,我们开始为生活去粗取精,不但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更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别担心,反思的目的不是对过去犯下的错误进行惩罚,而是要从过去的生活经历中汲取丰富的信息滋养未来的成长。

    * * *

    反思有助于你确定从前滋养你成长的养分,这样就可以在播种未来时做出更好的决定。

    * * *

    我们的生活有时充实,有时空虚,有时得意,有时失落。每一个阶段都见证着需求的改变。我们活着、学着、适应着。正如当季生长的作物在下一季会腐败一样,我们生活的意义也必须随着生活需求而改变。如果我们盲目执迷过往,我们将不得不继续追寻那些“过季”的信仰。因此,我们常常感到难以满足、空洞虚无、物质短缺也就不足为奇了。

    为了过得更加充实,我们必须不断探寻各种生活经历的意义,从而接受其不断变化的本质。这就是为何子弹笔记术有着多样的反思机制。子弹笔记通过其中的反思机制从方法走向实践,帮助我们持续不断地剔除无关紧要之事,展现意义深远之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