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对常用修辞的概念及其适合运用的情境做了介绍,进行到这个单元,我们要探讨的是:如何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写作者想出合宜的词句,使得修辞的运用更为流畅顺利。
在开始探讨之前,必须先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每种常用修辞都可以(或需要)靠思维导图来辅助思考,以笔者目前所尝试的结果,思维导图可以用在搜集引用修辞的佳句和事例上,也能用在协助比喻、排比、摹写的联想中。至于较简单的类迭,词性或物性变化的转化,以及运用夸张想象的夸张,在此部分并未纳入举例及讨论,这一点希望读者能先明白。
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讨论。
(1)分类事例与佳句(有助于引用资料的搜集)
在探讨举例的技巧时,我们曾提过要养成搜集事例并分类的习惯,事实上,除了搜集事例之外,对待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读到的好句子,我们也应该如法炮制。
坊间有许多名言佳句的集锦,就是替需要的人将佳句做好选取及分类的动作,有些人为了速成,会直接背诵这些现成的句子,这当然也是一种方法,但笔者还是建议,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试着每天挪出一段时间阅读,并且将好的句子记录下来。
因为要有好的引用,首先脑中要有好的佳句,而相较于靠直接背诵别人整理好的现成句子,自己整理搜集的句子会更有亲切感和生命力,写作时也比较容易想起阅读时的情境,下笔会更有感情。
举例来说,笔者特别喜欢《红楼梦》中林黛玉《问菊》一诗“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因为它不仅带出菊的孤高,也令人联想到黛玉清冷不群的孤傲性格,每当笔者在引用这两句话时,便仿佛看到一个一身傲骨的纤弱女子,在秋凉萧索的时节,俯身对着亦是一身清雅孤洁的菊花低语。问花,同时也是问自己。
这种心情和感动,只靠着单单背诵没有前因后果的佳句,那是断然无法出现的。阅读并记诵当中的佳句,不但能够增加自己的“佳句库”,在复诵佳句的同时,我们也与此篇作品重新产生对话和连接。但若只是漫无目的地记录书写,也很容易遗忘,所以还是建议,每隔一段时间,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和例子,一边复习,一边运用思维导图的分类略做整理,这样的做法,对写作上的引用将会大有裨益。
(2)善用水平联想及挂钩辅助(适用于比喻、排比、引用、摹写的联想)
由于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与脑神经形状相似,所以在思考时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联想及触发。
写作时如果想要运用修辞,但却想不出好的句子时,水平联想是个很好的方式。简单举个例子,假设今天想要利用比喻说明自己心情的晦暗,就可以将“心情晦暗”写在中心主题的位置(如下图),随意进行水平联想。
而借着思维导图的联想,可以得到好几个比喻句:
①暮霭沉沉的天空,就如同我晦暗的心情,感觉不到一丝清明。
②晦暗的心情,好似沾了油渍脏污的抹布,拧不干,洗不净,纠结油腻。
③心情恰似长年乏人照料的破落老屋,黯淡中还蒙着一层厚厚的灰。
④心中像压着一块沉凝的铅,怎样也开朗轻松不起来。
如果水平联想还是想不出好句子,这时就可以运用第三章提过的挂钩作为思考辅助。例如,写作者想引用从事社会公益者的例子来说明服务的价值,或许就可以使用“古、今、中、外”的挂钩进行联想(如下图)。借着挂钩的勾动,比较容易触动沉潜在心中却一直没想到的知识或事件。
再举一个以挂钩来辅助排比联想的例子。假设要叙说的主要思想是“回忆,经过岁月沉淀,会更甘甜醇美”,写作者用“动物、植物、无生物”的挂钩来帮助排比联想,所得到的结果可能如下图。
联想完后,就可以挑比较喜欢的句子,重新排列组合,进行造句:
①毛毛虫,经过蛰伏,才能破蛹成蝶;春竹,经过雨水洗涤,才见柔嫩笋尖;回忆,经过岁月沉淀,方能越显甘美。
②毛毛虫,要经过长久蛰伏,方能破蛹成蝶;细水,要经汇聚涌流,方能沛然成泉;回忆,需经岁月沉淀,才会更显甘醇甜美。
比喻也可以使用挂钩作为辅助。例如,用“人、事、时、地、物”的挂钩,可以得到关于“风”的比喻联想:
①风,像浪子,无定向地游走;
②风,像过往的记忆,时不时地来搅扰她一下;
③风,像尘封的墓,阴凉凉的,让人不禁一阵哆嗦;
④风,像烧到尽头的烛芯,猛然一阵颤动,瞬间归于平静。
至于摹写,视、听、嗅、味、触、心的类型区分,本身就是很好的挂钩,可以用在想要仔细刻画的题材上。而除了用摹写的类型,提醒自己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件事进行摹写外,也可以用挂钩对某一人、事、物或场景,进行摹写联想。
假设描写的场景为厨房,在利用厨房里常见的事物做完联想(下图)后,就可以进行摹写刻画:
在昏黄灯光的映射下,他步履沉重地走进厨房,看见流理台上还摆着砧板,砧板上切了一半的菜还有鲜嫩的水汽;水槽里,枯黄的菜叶和蒂头正可怜兮兮地望着他,仿佛失宠的嫔妃,担心被弃置的命运。瓦斯炉上的炖锅中,还隐隐透出半凉半温的咖哩香气。此情此景,如此熟悉而家常,仿佛母亲只是匆匆出去应个门铃,仿佛耳边随时都还会响起母亲“你回来啦!怎么没有先打个电话说一声”的叨念声音……
在灵感缺乏的情况下,有意识地设置各式各样的挂钩,的确能帮助混乱的大脑进行探索和联结,所以利用挂钩不但是找寻题材的好方式,对于不习惯在文章中使用修辞的人们而言,更是很好的练习方式。
在本章一开始就已提到:结构是骨,立意取材是神,辞采则如女子脸上的胭脂,善用这个章节里面所分享的技巧,就如同女子学会如何调弄胭脂,能让原本姣好的面貌更添姿色。而若能将本章与前面几章的技巧合并使用,形神兼备之下,要写出好文章相信不是难事。
思维导图法已逐渐普及到各级学校的教学场域,教育部九年一贯语文学习领域国语文辅导群在台师大王开府教授等人的推动之下,出版了《国语文思维导图教学指引》;南一书局亦在本公司专业讲师团队的协助之下,将国中的六册国文编辑出版了《思维导图阅读写作教学》套书,提供给学校老师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为了回馈更多有心学习思维导图法的读者,我所创立的“孙易新思维导图法?”培训机构,非常乐意安排专业讲师前往各机关、学校、社团等单位演讲、授课,以及培训有心从事思维导图法教学的专业讲师。洽询专线:0800-322-999,电子邮件信箱service@MindMapping.tw或上网查询(MindMapping.tw)相关联络信息,我们将乐意提供专业且贴心的服务。
孙易新Mickey Sun谨识
2015年仲夏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大楼
本书内所有思维导图都可至“孙易新思维导图法”官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