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巴拉克·奥巴马在西宾夕法尼亚州进行竞选宣传时,有人问他种族偏见是否会影响他的选举。“就我所见,这里的人不在乎你是什么肤色。”奥巴马先生对匹兹堡的一位电视记者说。“他们只想弄清楚,到底谁才能给美国人民兑现承诺?这就好像在匹兹堡钢人队打橄榄球,谁也不在乎你是什么肤色,只关心你打得够不够好。”
奥巴马先生并未直接引用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说辞,但无疑暗中肯定了这位已故诺贝尔奖得主的主张:竞争市场必定能消除就业歧视。奥巴马青年时代到芝加哥大学就读之前,弗里德曼曾在那儿执教。1962年,他在《资本主义与自由》一书中强烈鼓吹了这一立场。
弗里德曼的论点建立在以下观察之上:倘若企业主不聘用最合格的求职者,必定会付出代价。他承认,要是歧视不招致恶性后果,有些企业主恐怕不肯摘掉有色眼镜。但在自由市场里搞歧视,总伴随着极高的成本。要是企业主聘用比黑人求职者能力较低的白人求职者,企业的利润会因之受损。弗里德曼认为,大多数企业主将得出结论:歧视做法得不偿失。(当然,弗里德曼不曾幻想竞争能消除因为出身贫困、基础教育差造成的劣势。)
竞争能消除雇主歧视的概念很有说服力,可实地调查却发现,劳动市场仍普遍存在此类偏见。例如,2004年芝加哥大学玛丽安娜·贝特朗(Marianne Bertrand)和哈佛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纳丹(Sendhil Mullainathan)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论文,他们发现,名叫莱肯莎或贾玛尔[1]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几率较低,名叫艾米丽或格雷格的求职者获得面试的几率高得多,哪怕前后两者的书面资历完全一样。两位经济学家根据波士顿和芝加哥当地报纸上的招聘广告,用这两组名字寄出虚构的简历和求职信。有着白人名字的求职者更容易获得面试邀请。
倘若劳动力市场的所有参与者——尤其是雇主(他们需要精确地衡量求职者的能力,以便估计歧视的成本到底有多大)——都掌握着充足的信息,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站得住脚。但在现实当中,雇主做出聘用决策的时间很紧,无从掌握求职者的所有相关信息。2005年,贝特朗、穆拉伊纳丹与纽约大学管理教授多莉·楚弗(Dolly Chugh)联名发表论文,指出在当前环境下,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有可能长久存在——尽管招聘决策者们并非有意歧视。
不管怎么说,劳动力市场的条件越是接近教科书说的那种信息充分的理性竞争状态,弗里德曼的观点就越是具有说服力。所以,奥巴马所举的匹兹堡钢人队之例,非常契合自己的论点。职业体育市场或许并不符合教科书描述的理想状态,但至少它跟其他劳动力市场一样竞争激烈,候选人的数据又极为充分。
举例来说,球队会出高价聘请星探,星探则花上数千个小时收集球员的详尽数据,判断该把谁招至麾下。输赢记录为成功提供了一套准绳。球队会花大价钱挽留过去成绩出众的球员,可要是球员稍有闪失,又很快会遭到开除。简而言之,在职业体育市场上,人的肤色无关紧要。两相对比,总统的职业市场——多名候选人不停地搞选举活动,为选举日累积选票——或许是挑选领袖的最佳方法,但诚如我所解释,它跟教科书里说的充分竞争就业市场毫无雷同之处。
然而,2008年的情况很特殊,各种条件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大氛围,令得它朝着充分竞争市场大大靠近了一步。由于国家陷入了自大萧条时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境,选民们不得不想到,当选总统的个人素质将极大地影响到自身福祉。而且,这次选举开始得较早,选民们早已通过互联网和传统媒体了解到大量有关候选人立场和成就的信息。
在典型的竞选活动中,候选人一般是照本宣科,不少选民们都分不出他们的特色。可今年的形势叵测,候选人被迫当着公众的面在现场随机应变。除了自己感受到的印象,选民必然还会受到一些值得信任的公众人物,如沃伦·巴菲特、保罗·沃尔克和科林·鲍威尔等人的影响,而这些人异口同声地告诉大家:奥巴马是更佳的人选。
这样一来,2008年的选举就更侧重于挑选出“会踢球”的候选人。故此,就算是怀有强烈偏见的选民也会不免暗中掂量代价。要是赌注小一点,人种肯定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即便如此,奥巴马的当选无疑意味着此后人种的重要性将一步步消减。职业体育世界的发展历程,也暗示了这一点。
1947年布鲁克林道奇队的老总布兰奇·瑞基(Branch Rickey)把杰基·罗宾森(Jackie Robinson)招进队里之前,职业棒球联盟根本没有黑人选手。罗宾森为道奇队打了10年比赛,在此期间,球队在世界巡回赛中6次夺冠,他本人也6次入选全明星队。离开球队那年,他在首轮投票中就顺利进入棒球名人堂。罗宾森加入大联盟后不久,所有人都看清了局势:因为搞肤色歧视而没招揽到最佳球员,比赛中肯定会吃大亏。
中国视角
世界上存在已知的已知,也就是我们明白自己已经知道的东西。也有已知的未知,即我们如今清楚自己还不知道的东西。但还有未知的未知,我们根本不清楚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信息是个奇妙的东西。民族口口相传的历史、第一印象、有色皮肤,这些看似零散的词汇背后都体现着重要的信息。现代营销学中所谓印象管理,其本质也在于这个世界充满了已知的未知,所以要呈现给对方已知的已知内容尽可能符合自己希望的他们合理推测的已知的未知内容。
人们无法阻挡别人凭借对他们已知的已知推测他们已知的未知,但是正如弗兰克所指出的,对于那些确实有负面消息的人,即使别人做最坏的推测,也比真实的负面信息被公示的好。当然,如果是在高度完善的市场里面,那么这一问题就会变得比较简单。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黑人在NBA(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和欧洲五大联赛(足球)取得的巨大成功。一方面,黑人在这些运动项目里面优势明显;另一方面,也是更为关键的,这些市场足够完善。对市场准入的限制非常非常少,而基本是靠球技决定身价的。
信息经济学很好地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当我们找到问题症结的同时,也就明白了前进的方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