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有志青年们,拼的都是自愈力_自控力:人生自救课_乐读窝小说
首页

现在的有志青年们,拼的都是自愈力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小姐失恋了,是男朋友甩了她。C小姐痛恨男朋友的无情、厌恶他的无耻,只要遇到一个朋友,就把事情的原委讲一遍,把渣男骂一遍,再把自己的伤心表达一遍。好好的一个姑娘,硬生生把自己活成了祥林嫂。那段时间她不平、愤懑、幽怨,经常在办公室突然大哭不止,后来甚至动不动就请假。

    M先生在一家企业做人事主管,他工作一直很努力,一心想升职。原人事经理离开后,他觉得这个职位非自己莫属,谁知公司却外聘了一位人事经理。M先生非常失望,对工作没有了动力,懒懒散散不说,还经常跟人抱怨领导有眼无珠,或者公司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工作上也频频出错。

    ……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对于这种人,我往往在同情之余,更会感到惋惜。人生在世,总会发生一些令人难受的、郁闷的、绝望的事,谁都一样。如果我们没有强大的内心,没有自愈力,不能从前一段经历中走出来,人生就会陷在无法自拔的泥潭里,如此可怎么活?

    在这里,我之所以引入“自愈力”这个概念,是为了帮助大家进一步理解“过去负面的经历”和“现在的你”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自愈力?自愈力就是生命力的表现,是指个体遇到困难、挫折等负面事件时的反弹能力。自愈能力强的人,在职场遭遇困难、挫折后不会一味消极怠工,而是能快速地进行自我调整,缓解或消除创伤性事件带来的压力和困扰,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安全感,进而快速恢复正常。

    我们都受过伤,或大或小。比如,手不小心被刀割伤、出了血,过一会儿血就会自然止住,伤口很快就会结疤;当腿脚因意外骨折时,只要及时接上去,用木板将其固定,用不了几个月,骨肉就会完整地连接起来,直至完全愈合。这,就是我们体内的自愈力在起作用。

    我们的身体如此,内心亦如此。人有丰富的情感,会懊恼、会羞愧、会挫败等,但是我们有思想,能自省、会观察、会分析,也可以进行自我修正。也就是说,我们能通过调整自身的行为,调节自身的心理,唤醒和使用自身的自愈能力,将那些创伤变成一种经验和教训,让自己成长。

    你听说过千岁兰吗?这是安哥拉沙漠中的一种植物。由于干旱、沙石的不断磨损,加上狂风的蹂躏,沙漠中植物叶片的前端最容易失去水分,从而干枯,但千岁兰的叶子永远保持新绿。不知情的人以为千岁兰的叶子不老、不衰、不损伤。殊不知,千岁兰的叶子基部具有很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叶子前端在遭遇风沙的磨损后,损伤的部分很快会由新生部分替补。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其实人也是如此,无论你生命中遭遇了何种境遇,如果你能不断地自行治愈,即使浑身布满伤痕,也能努力向前走,你就依然会拥有让人欢喜的人生。

    前几年参加“驴行”,认识了一位“驴友”,他的名字叫陈祥。不管遇到什么事,他总是笑呵呵的。比如,我们爬山时遇到了下雨天,裤子和鞋子上都沾满了泥水。很多“驴友”不时抱怨,陈祥却一路上说说笑笑,心情一点儿也没受到影响。投宿的农家院硬件设施极其简陋不说,晚上还停电了。不少“驴友”说着倒霉,晚上百无聊赖地干坐着,但陈祥不时给大家讲笑话或趣事,还气定神闲地为我们泡茶。

    深入了解后,我发现陈祥就是一位很懂自我修复的高手。他幼年父母离异,中年投资失败、妻子离家出走,这些年他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当我为陈祥的人生经历唏嘘时,他却笑着说:“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事,我才知道自己是谁,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不是因为自己不好才被命运为难,而是我遇到的生活就是这样,自己必须面对。我一定要好好爱护自己,才不会将自己困在暗无天日的心牢。”

    陈祥经营着一家照相馆,他花费了很多精力和心思,有时恨不得把自己劈成八块,但也难免有顾客挑各种毛病。虽然心中会有委屈、有愤慨,但他知道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只会显得自己更无用罢了。于是,他振作起来,反复研究光源打光、相机拍照角度,一次次实验模拟。利用几年的时间,陈祥已经成功开了三家连锁店,也顺利迎来了幸福和谐的二婚生活。

    “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户外运动吗?”陈祥笑着问,然后立马又解释道:“每次走入大自然,我就感到特别治愈,这让我坦然接受风雨,经受世界的磨炼。就像这山里的树,虽有满身的伤疤但依然长得枝繁叶茂,该发芽就发芽,该开花就开花,该结果就结果,要长出一棵树应有的样子。”

    现在的有志青年,拼的不仅是能力和才华,更是自愈力。你必须明白,你只是一时找不到好办法来解救自己,才暂时垂下了你高傲的头。也许你目前身处低谷,一无所有,但是空空的手心并不意味着空空的内心,重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勇敢去面对一切。

    我曾看过一部开创性的科幻电影,那就是《终结者》。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个破坏者在受到重创时快速自我修复的情景。那种高科技震撼了我,看上去简直不可思议。同时,我也为主人公愤愤不平:为什么不能也给他那样的能力,让他免遭伤害?现在才知道,那样的能力是需要培养和自我修炼的。

    这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人应该有力量,揪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地里拔起来。”

    面对同样一段伤,为什么有人一蹶不振,有人却愈挫愈勇,甚至让人生实现反转?就在于后者的自愈力更强。选择过哪种人生,全在于你自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