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汉宣帝自幼在民间长大,颇知百姓疾苦,也想抑制豪门大族,而他早在民间时就闻知霍氏尊盛日久。霍光死后,汉宣帝自领朝政,倚重魏相。久经大场面的显也有政治敏感性,她对霍禹等说:"你们不继奉大将军的余业,今御史大夫魏相是给事中,他人一离间,你们能自救吗?"显之所以这样担心是有理由的:一次,霍、魏两家家奴争道,霍氏之奴仗势强入御史府,欲蹋御史大夫门,由魏相亲自叩头道歉后霍家家奴才离开。御史大夫是副丞相,居然屈服于小小的霍氏家奴,此事岂不是咄咄怪事再加奇耻大辱?
更为严重的是,霍家把汉宣帝也得罪了。早在汉宣帝始立时,公卿议立皇后,皆心仪霍家之女,而汉宣帝最后却立许平君为后。显对此非常恼怒,就利用宫庭女医淳于衍为夫求官之机指使她以毒药鸠杀已经怀孕的许平君,还乘机劝霍光以其女霍成君为后。对许后的暴崩,霍光并不知情。在汉宣帝震怒,淳于衍被下狱时,显恐事情败露,这才将实情告诉霍光。霍光大惊,欲自首,又不忍家人被判刑,就搁下不追究。但霍光死后,事情终究还是败露了。
汉宣帝先是把兵权抓在手里,逐步把霍氏族人分离至各地。霍禹虽被尊为大司马,其实是明升暗降,只得称病不出。显及霍禹、霍山、霍云等见山雨欲来,权力逐渐被侵削,也知道前途不妙,多次相对啼泣。地节四年(前66年),霍云之舅李竟因与诸侯王结交被捕,供词涉及霍氏,于是宣帝下诏不准霍云、霍山再宿卫皇宫,皆免官归家。
此时,显做的一个奇梦让霍家更加惶恐。显梦见家中的井水溢流至庭下,灶却居于树上,又梦见丈夫霍光对自己说:"知捕我儿不?马上就要逮捕他了。"府第中的老鼠也突然增多,与人相触,以尾画地。还有一向被人视为不吉的猫头鹰多次鸣于府第前的树上。霍家和霍云住宅的门无缘无故地就坏了。此时,霍禹也梦见有官家车骑来逮捕自己。这些无疑都是凶相,因此霍家举家上下都感到忧愁。
霍山等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就密谋利用上官太后为汉宣帝外祖母博平君置酒的机会,废天子而立霍禹为帝。
实际上,汉宣帝一直控制着局势。霍家的阴谋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汉宣帝就下诏让霍云出任玄菟太守。接着霍山又因写密信被判罪,显为他上书献城西的府第、马千匹以赎其罪。书刚上报,碰上谋反之事被发觉,七月,霍云、霍山等自杀,霍禹被腰斩,显等皆被弃于市。唯独霍太后被废,移居昭台宫(十二年后因汉宣帝令她迁居云林馆而自杀),与霍氏连坐诛灭者数千家。可怜根基如此深厚的一代豪门,眨眼之间,竟然灰飞烟灭。
不过,汉宣帝还是不忘霍光之功的。十五年后,汉宣帝因匈奴归降,为纪念辅佐有功之臣,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挂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其中霍光居第一位,而且为了表示尊重,独不写出霍光全名。
霍光一生,曾经受托孤,曾经废帝、立帝,一切权臣可干的大事几乎都被他干完了,古书常云:"有伊尹霍光之志则可,无伊尹霍光之志则篡矣!"霍光确实没有辜负汉武帝的希望。《汉书》评价霍光:
拥昭(帝)立宣(帝),光为(太)师(太)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
所以后世以他的忠心为臣子之榜样。但霍光一世英名,却被其贪婪的妻儿所毁,这种教训极其惨痛!
当初霍家炙手可热的时候,茂陵的徐生见其奢侈贪婪,就预言霍氏必亡。徐生三次上书汉宣帝:"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纵容即是害,后来果然被他不幸言中。这个教训足为万世之诫,可惜古代掌权者从来就没有真正从这个惨痛的教训中吸取过经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