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徐中玉:原来我们《大学语文》是有的,但是像苏联是取消《大学语文》的,苏联的办法分科分得很细,综合大学都拆散了。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大学语文》都取消掉了。“四人帮”倒台以后,南京大学的校长匡亚明和我商量,我们两个学校恢复《大学语文》。当时教材也没有,教师也没有,那么我们成立《大学语文》教材编审委员会,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编教材。有一段时间,有5种《大学语文》教材要求我来编,有所侧重地编这些教材,后来很多学校也盗印这些教材。盗印的不算,到现在起码印了3000万册吧。
南方都市报:听说你去买飞机票或者到银行取存款时,有人看了你的名字,对你说:“我读过您编的教材。”
徐中玉:这种事情我常常碰到。有时过关时,也有人说看过我编的大学教材。
南方都市报:《大学语文》编辑的标准是什么?
徐中玉:我们主张精选中国优秀文学名作为主,酌选外国文学精品。内容丰富多样,分题编组。力主启发、感悟而非重复教条空谈,重在培养人文精神,熏陶滋润,结合有准备有重点的讨论,期望大学生自觉爱好文学,从中提高对国家、社会的热爱与责任感,成为有思想、有热情,求真务实的人才。
南方都市报:南京大学的校长匡亚明先生的风度如何?
徐中玉:匡亚明在“文革”期间吃尽苦头,在监督劳动中推过大车。老党员中国学如此深厚,十分难得。我的老朋友程千帆“反右”的时候也打成“右派”,他因为学问很好,性格倔强,一直没有摘帽子,多年迫令放牛。匡亚明赏识他,特地请他到南京大学任教,果然培养出许多英才。
南方都市报:你和程千帆教授之间的交往是怎么样的?
徐中玉:我们很熟。他是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他的夫人沈祖棻是著名的女词人,有些人对她的词评价很高,她自己不但能写词,而且写鉴赏词的文章也好。他们原来在武汉大学工作,1977年,他们夫妇来上海。离开上海的前一天,我在南京路的一家饭店请他们吃饭,第二天他们搭了船回到武汉去。他们坐了武汉大学的车子回学校,在离寓所不远的地方有一棵大树,车子撞到树上,沈祖棻当场被撞成重伤逝世,程千帆轻伤幸无大恙。实在太意外了。
徐中玉:1915年生,江苏江阴人。教育家、文艺理论家,曾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上海市作协主席。主编《大学语文》教材,影响深远。著有《论苏轼的创作经验》、《学习语文的经验与方法》、《古代文艺创作论集》、《美国印象》、《现代意识与文化传统》、《激流中的探索》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