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针对当下疫情和在线办公的情况,要给工作赋予意义,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20个字:定小目标,拆小团队,用短时间,打小战役,给小鼓励。如果以前是一个月定一次目标,现在要变成一周甚至三天定一个目标,一个团队七八个人分成两组分别完成工作,工作完成后即时进行奖励。总的来说,就是短、频、快。
有些企业可能会问:“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工作怎么办?”面对这种情况,就可以鼓励员工思考创新,三四人一个小组,每三天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与客户连接方式的创新、营销传播方法的创新,也可以讨论流程上的创新、服务上的创新,还可以让团队共同学习一个在线课程,写学习心得和行动计划。当然也可以让员工共同读一本书。
总而言之,无论如何,团队一定要有目标,组织自动运行的前提就是目标明确。
我们还可以定义当下工作的价值。领导者一定要引导员工认识工作的价值。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这次疫情期间对员工说的两段话。
第一次是在大年初五,国家要求延期开工,我是这么说的:“今年年初的疫情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在国家大义和生命安全面前,我们有再大的困难也必须服从和妥协,但也请大家从初七开始把自己调整到工作状态,给客户多一声问候,在家里多写一篇公众号文章,认认真真地深度阅读一本书,和我们的老师多做一些互动和交流。请用你自己的方式努力。生命是可贵的,但虚度光阴并不是珍惜的方式。公司可以放假,但你不可以给自己的成长放假。”
等到杭州宣布2月3日无法复工,要推迟到2月10日的时候,我是这样说的:“这次疫情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是一次考试。对于公司,这是一次数字化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的考试,是一次现金健康度和运营创新能力的考试。对于大家,这是一次关于自律,关于工作意义、价值认知和理解的考试,也是关于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考试。我相信一定有人不及格,也有人得到高分。得到低分的企业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得到低分的员工会被企业无情地淘汰,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或许你可能会说,这不由你来定义和选择,但如果企业在这场疫情下会死掉,那么我希望它努力到最后一刻,而你如果在这场疫情中会被淘汰,那么请把每一天过得充实。”
这样的表达和沟通是一个领导者非常重要的能力,这就是“定义工作的价值”。为什么要把这些事情讲得这么明白和清楚?因为在危机之下,如果员工没有危机感,那才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
最后,我非常鼓励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部分损失。
疫情期间,快餐连锁品牌老乡鸡董事长束丛轩霸气地撕掉员工联名信的视频曾经引发热议,信的内容是员工在疫情期间不拿工资的申请。他在视频中说:“即使卖房子、卖车,也要给大家发工资。”我非常佩服他,在这么艰难的时刻还能够坚持正常发放工资是很难得的,他是一位非常有担当的企业家。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一下:企业到底是不是家?如果企业不是家,是利益共同体,那么既然是利益共同体,当集体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个人利益为什么不可以受影响?可能有人会说,企业是一个家。那么既然是一家人,为什么不能共同承担损失?
我的建议是,当真的有员工主动提出降薪,这非常好,这说明你平时领导有方,团队凝聚力足够强,而且大家有主动担当的意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你可以选择不降薪,也可以选择降一定的百分比,让企业活下来,让大家有工作,才是更好的选择。
如果没有员工主动提出降薪,你也不要觉得遗憾,这不能说明什么,也不要认为大家没有为企业考虑,提的未必真心,不提的也未必假意。但是作为领导者,你可以主动坦诚地提出来。我看到北京有一家企业向员工提出,要么减半薪资,要么企业破产,我觉得这是一种成熟的做法。
老乡鸡的束总选择的是一种对员工负责的方式,而减半薪资是另一种对员工负责和对企业未来负责的方式。
到这里,关于危机之下如何凝聚团队的三个步骤就讲完了。在疫情期间,应稳定团队心态,提升团队凝聚力。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团队应对危机的状态分为4种,分别是自负、指责、孤立和学习。领导者要做一个自我诊断和评估,同时还需要站出来做三件事情:一是关于人才、组织和人心、人性的反思;二是进行现金流的盘点和经营状况的预测;三是把团队调整到最好的学习状态。
调整团队,凝聚团队,要做的也是三件事。
一是要共享脆弱。回归事实,并且和股东、投资人、资本方、合作伙伴、员工、客户等进行有效沟通。
二是要为员工创造安全感。安全感源自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实行打卡的机制,让团队拥抱快乐,找到和客户连接的方法。
三是赋予团队意义,创造一个或多个有价值的目标,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要让员工有危机感,和企业共同承担损失,共同迎接企业的未来。
我们大家一起加油,期待早日拨云见日,春暖花开。
祝每一位管理者,都能用文化的力量让领导力成为内心生生不息的火焰,去指明方向,温暖人心,打造一支真正的铁军团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