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精准的自我认识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先决条件。因此,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首先,我认为人类从原始生物开始进化,一路经过了远古时期、有历史记载的时期,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进化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宏伟壮阔的史诗;其次,我认为我们追寻这一问题的答案的另一重目标在于,我们要知道自己在未来将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物种。
要搞清楚人类存在的意义,前提是我们要更好地认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人文科学的主要探索内容是:研究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的内容就是自然科学所囊括的范围。人文科学的价值是自给自足的,主要描述的是人类的境况,但没有描述为什么人类会成为现在这样,而非那样。自然科学的内容则要宽广很多,基本包含着人类存在的意义,即人类社会的基本准则、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人类是如何出现的。
人类是进化历程中的一个偶然,是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的产物。我们只是早期灵长类动物(原猴类、猴类、猿类和人类)进化历程的一个分支的终端,在这个历程中,还包括数百种经历同样进化过程的其他物种。我们可能差一点就进化成了另一种有着类人猿尺寸大脑的南方古猿,以采摘果实和捕鱼为生,最终也像其他南方古猿一样,难逃灭绝的命运。
在大型动物占据陆地的4亿年间,只有智人进化出了足以创造文明的智慧。与我们基因最相似的近亲大猩猩是普通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大约600万年前的非洲,人类和大猩猩还曾有过一个共同祖先。大约经过20万个世代之后,经过自然选择的充分筛选,人类的基因发生了一连串改变,古人类因此获得了某些特殊的优势,改变了他们随后的进化方向。
最初,这些优势表现在他们栖居在树上,从而可以自由地运用他们的前肢。后来,他们改变了生活方式,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了地上。他们从祖先那里遗传得到了容量较大的大脑,开始在地形较为开阔、气候温和的草原上生活。频繁的草原火灾促进了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更新与生长。更重要的是,大火使得人类饮食最终得以向熟食转变。在加速进化的过程中,没有毁灭性的气候变化、火山爆发或严重的流感等特殊的环境组合就犹如中了彩票。
到了现在,这些人类祖先的后代已经像上帝一般,他们的子孙后代遍布地球的大部分陆地,对其他地方也造成了相当的影响。我们自诩为整个星球乃至于整个宇宙的主宰,对地球随心所欲地加以破坏。我们还经常谈到有关地球毁灭的事情,比如核战争、气候变化或《圣经》手稿中预言的第二次世界末日。
人类的本性并不邪恶。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善意、慷慨和进取心将地球变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天堂,而且有希望在21世纪末就实现这个目标,但我们却迟迟没有作为。将一切搁置这么久的根源在于,智人是一种生来就不完美的物种,我们被“旧石器时代的诅咒”(Paleolithic Curse)羁绊良久:数百万年中,人类所具有的适应于原始狩猎采集生活的本能正愈发成为全球城市化和科技生活的阻碍。在部落规模超过一个村子的大小时,我们就既不能施行稳定的经济政策,也无法采用稳定的管理方式。
更有甚者,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人类尚处于部落制的奴役之中,他们大都信奉超自然力量,争相服从并以此获得丰厚的资源。我们深陷于部落冲突的恐惧之中。如果部落冲突升华为团队竞赛性质的冲突,那将会是无害且令人愉悦的,但倘若冲突体现为现实世界的种族矛盾、宗教矛盾和意识形态矛盾,那将会带来致命的危险。
除此之外,人类还有很多世代继承下来的偏见。我们常常会以自我为中心,不仅不保护其他生物,还在不断毁坏自然环境。事实上,我们应该实施新的人口政策,以便使当前的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年龄分布趋于合理。这种想法目前听起来很法西斯,所以仍在被禁止。但我希望在被推迟一代或两代之后就可以实施。
这些机能障碍使得人类世代缺乏远见。我们很少会去关注自己所属部落及国家之外的其他人,甚至连自己的后代也置之不顾,更不会去关心其他物种,除了狗、马以及其他很少已经被驯化奴役的牲口。其实我们对自身的这些问题很清楚,只是大多数时候不愿意承认。
我们的宗教、政治和商业领袖大多都接受人类的存在是某种超自然力量的结果。即使私下里曾经怀疑,他们也没有兴趣与宗教领袖对抗,或不必要地鼓动群众,因为群众正是他们的力量与特权的来源。科学家本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关于真实世界的观念,但他们的表现尤其令人失望。他们固执己见,就如同拥有才华的势利小人,只愿偏安于他们经受训练并能获得报酬的狭窄专业中。
当然,人类目前具有的一部分功能缺失是由于全球文明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而这一阶段仍将持续下去,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大脑配置不够精密。正如达尔文所说,这些缺陷是“我们低微出身不可磨灭的印记”,达尔文曾在1871年出版的《人类的由来》和1872年的《人与动物的情感表达》(The Expressions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指出,人类的身体构造与表情和动物之间有着相似性。在那之后,持进化论观点的科学家已经开始研究生物进化在性别差异、儿童智力发育、阶层分化、部落冲突,乃至饮食选择上的影响。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那样,人性进化成今天这样,还有一连串更深刻的诱因,即自然选择作用发生的层级。就个人层面的选择来说,自私自利的行为可以给种群和其他种群的竞争带来益处,但通常来说,这种行为会对整个物种带来危害。而群体层级的选择正好相反,群体中的成员具有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会使成员个体和其他成员竞争时受损。从整体上来说,这种行为有利于提升整个群体的生存和繁殖概率。一言以蔽之,个体选择会使我们的“罪恶”增殖,群体选择则会让我们的“美德”增殖。最终结果就是,除了遭受精神疾病折磨的人之外,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内心的煎熬与挣扎。
自然选择产生的这两种对立层面的选择矛盾,在我们的情感和理智中留下了深刻的、无法抹除的印记。这种矛盾状态并非个体的不正常现象,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本质。这样的自我矛盾在老鹰、狐狸或蜘蛛身上就不存在,因为它们的基因决定了它们受到个体选择的作用。蚂蚁也不具备这样的特质,其社会特征完全由群体选择所刻画。
这两种选择力量在人类身上造成的冲突并不是为了给理论物理学家提供一个值得研究的主题,也不仅仅体现为我们内心善恶力量的交织,而是关乎人类生存的生物学特征,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一点,才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