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二 “九一八”事变为何发生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

就是以参谋本部第二部的成员宇都宫为中心,研究把蒙古的哪一部分作为日本势力范围,决定了所谓“希望地域”以后,再请示参谋次长。“希望地域”这种表达方式,实在是太直白了。

宇都宫在2月28日的日记中接着写道,田中义一来到参谋本部,带来了“俄国对我方提出的关于内蒙古东部的建议的回答”。也就是说,田中去外务省打探了俄方意向。3月7日,事情有了进展,“确定借款给蒙古。以矿山开采权作为担保,借款总额11万日元,外务省负担8万日元,参谋本部负担3万日元”。这里的田中,就是1927年政友会成为执政党后出任首相的田中义一,他这时候正担任陆军省军务局局长,负责陆军的预算和政策。日本与俄国达成协议,通过贷款给内蒙古的王族,获得了内蒙古东部矿山的开采权。宇都宫太郎在日记中还写道:“外务省无法立刻周转的机密费(未经帝国议会通过而使用的费用),先由商社大仓组代为垫付。”通过日记,我们可以清楚地明白一点,陆军、外务省和商社为了制造出有关特殊权益的既成事实而联手合作。

关于日本在内蒙古的特殊权益,不只是外务省通过与内蒙古王族商议来决定,军队也插手其中。军队的迅速行动,真是不禁让人呵呵一笑,感到“佩服”。在清朝即将倾覆的时候,俄国与日本迅速采取行动,制造了既成事实,两国的行动抢在了英、美、德、法等国准备与新生的中国政府进行协商并组织联合借款之前。因此,就陆军的立场而言,难免会形成这样的想法,自己当年费尽周折取得的涵盖内蒙古东部的满蒙权益,竟然被中国政府忽视,这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



大多与国家有关


刚刚说到的日本最低限度的生存权受到了威胁,以及生命线、生存权之类的说法,有人觉得好像有点太夸张了吧。所以,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日本所主张的满蒙特殊权益的特征,或许可以看出日本在这个问题上都有什么特点。

1926年(大正十五年、昭和元年)的详细统计资料被完整地保留下来了,所以就以此为基础展开讨论吧。日本在满蒙地区进行的投资有两种形式,即通过借款给目标区域的公共机关与私人企业来进行贷款,以及创办企业。1926年,日本通过上述两种形式对满蒙地区进行的投资金额,达到了1402034685日元。

从投资者的投资比例来看,满铁(即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占54%,日本政府的借款占7%,民间借款占1%,法人企业占31%,个人企业则是7%。满铁与日本政府一共占了61%的比重。如果更进一步分析这些数据,还会发现,虽然法人企业的占比为31%,但是这个数字中实际包含了满铁出资的3亿7千多万日元,如果把这部分也归入满铁的份额,那么满铁及其相关企业,以及日本政府在对满蒙地区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实际达到了大约85%。

在这里,我想再对满铁这个企业做一些说明。现代人听到满铁这个名字,可能会在头脑中浮现一个负责铁路管理的小公司的形象,那可就错了。满铁诞生于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6月,最初确实是为了经营铁路运输业而成立的。但是在同年8月,除了运输业,满铁还被政府委托经营矿业(尤其是抚顺和烟台的煤矿)、水运、电力、仓储以及铁路附属地上的房地产。

国家投资占对满蒙投资的绝对优势的状况,使得民众难以对满蒙的相关问题进行批评。如果像英国或者美国那样,大量的投资都由私人企业进行,那么具有批判精神的企业家就会成为制衡政府领导层的力量。但是实际上,日本对满蒙85%的投资都是由满铁和政府进行的。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当政府需要的时候,人们就会按照政府的希望去行动。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