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12节:一个医生的救赎(12)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陈晓兰给王洪艳的妹妹做一下检查,发现肚皮上有三个红点,手指斜摁下去,没有异样指感,没发现皮下硬结。让陈晓兰疑惑的是,当指头下摁去时,术后仅6天的王洪艳的妹妹不仅没有痛感,反倒“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手术会不会有诈,这三个红点会不会是表皮性的?

第二天,王洪艳拿着东方医院的体检报告来找陈晓兰。体验报告上面写着:“宫颈光、宫体正常,伴有慢性附件炎。”王洪艳说,在取报告时问过医生:“慢性附件炎用不用手术治疗?”医生说:“慢性附件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不用手术,只要吃点儿消炎药就可以了。”王洪艳说,她将东方医院拍的X光片拿给其他医院的专家看了,专家认为她的输卵管没有阻塞,是通畅的。

陈晓兰领王洪艳姐妹去找同学汤医生。汤医生是位有近40年临床经验的妇科医生,很有正义感,对医疗服务腐败痛恨不已。在陈晓兰的医疗打假生涯中,她给过陈晓兰很大的支持。汤医生给王洪艳姐妹进行了细致的检查,诊断王洪艳姐妹均无宫颈糜烂现象。她跟陈晓兰一样,对王洪艳姐妹手术的真实性持有怀疑。临别,汤医生对陈晓兰说:“你把找到的病人都弄到这来,我免费检查。我就要看他们造假造到什么程度。”

事实清楚了,王洪艳姐妹的妇科没有大碍,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宫-腹腔镜手术”。王洪艳的妹妹有病历和出院小结,王洪艳却没有病历、病史和检验报告单,只有付费收据和病例卡,而且病例卡填写的也不规范。陈晓兰让王洪艳去医院把证据收集齐全,并叮嘱她千万不要跟医院吵架,要巧妙点儿。

陈晓兰要揭开上海协和医院欺诈病人的黑幕,帮助病人讨回公道,一要有铁证,可是这种欺诈病人的民营医院往往壁垒森严,病历病史等有力证据连病人都不给,要想调查证据很难;二要有新闻媒体配合,当今财大气粗岂止体现在市场?金钱不仅仅是财富的标志,也是实力体现。上海协和医院每年在上海投放大量广告费,已成为电视、报刊等媒体的重要广告客户。上海媒体能否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公正性,站在民众一边,陈晓兰没有把握。

第二章

上海协和医院森严壁垒,暗访困难重重。安徽农民小胡夫妇伐薪烧炭5载,进入医院不到半个小时1.1万所剩无几。在陈晓兰和记者的帮助下,胡妻躲过手术之劫。小胡将病人带出医院配合调查。这些病人被骗凄惨,悔之断肠,泪洒不尽。

1

2006年12月的上海,北风刺骨,寒气逼人。中兴路1600号的上海协和医院的大门外,站立着几位身着灰制服的身强力壮的保安。他们警觉地打量着进进出出的病人。

几位女病人从医院出来,手里拎着沉甸甸的药口袋,脸像阴沉沉的天气,没有阳光,没有欢喜,有的是苦涩、无奈和恼恨。

陈晓兰在距医院50米外低徊,目光不时飘向医院门口,随着病人游移。她不是孤身一人,而是3人。不,4人,有新华社记者刘丹,《南方周末》记者柴会群,还有一个就是她怀里的孩子――她的小外孙尼科。小尼克只有一岁多,从面部表情上看他是不情愿来的。小尼克的感冒还没好利索,送不进托儿所。爸爸妈妈上班了,外婆要到医院暗访,他没资格一人呆在家,被“绑架”到医院门口。

隆冬数九,抱着小尼克来调查,陈晓兰很是担心,孩子还没完全好,如果受凉了,或传染上其他病,对女儿和女婿怎么交待?女儿女婿怕小尼克生病,从来不带他去公共场所,连公共汽车都没让他坐过。可是陈晓兰不来哪行?刘丹和柴会群都不懂得医学临床,跟病人沟通有困难。

陈晓兰反复考虑之后,把王洪艳姐妹被骗情况反映给了新华社上海分社。陈晓兰是新华社上海分社的信息员,所反映的情况得到分社领导的重视,把调查采访的任务派给年轻的女记者刘丹。如果说法律是武器的话,那么证据就是弹药。没有弹药,枪再先进也只能当烧火棍子。陈晓兰认为,王洪艳姐妹的事件绝对不是个案,要揭开上海协和医院欺诈病人的黑幕,必须深入调查取证。这不是一场巷战,是一个重大的战役,必须要趁对方没察觉时,把所铁证搞到手。上海协和医院是一个拥有近百人的医院,甚至说是一个具有实力的利益集团,医院有人力财力,医院外有关系,相比之下陈晓兰和刘丹实在是势单力薄。这种医院是很警觉的,一旦发觉有人暗访和取证,不仅会迅速将证据销毁,将违法违纪的痕迹抹去,还会给设置重重障碍,让调查无法进行下去。于是,陈晓兰约柴会群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臧明华加盟,一起暗访。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