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第一版序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本书主旨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盛行的一些谬论。这些谬论目前还没有真正成为新的主流观点,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这些谬论本身自相矛盾。由于它们的自相矛盾,人们在接受相同前提的情况下,各取所需,以至于分化出百十种不同的 学派 。这背后的道理就在于,用错误的逻辑去描述现实生活,其论调绝不可能保持前后一致。此学派和彼学派的不同点,只不过在于某一群人比另一群人更早看出错误的前提必然会带来荒谬的结论,他们要么在不知不觉中丢弃了错误的前提,要么选择接受了其中更为贴近现实生活的结论。可惜的是,这些人仍然未能真正把握内在的逻辑。

当今主要国家的政府所实行的经济政策,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经济谬论的深刻影响,甚至有的政策被那些盛行的经济谬论所左右。所以通过剖析这些谬误,尤其是它们的核心观点,也许是领悟经济学的捷径。本书的构思,以及看上去颇为狂妄的书名,正是来源于这个想法。

可以看出,本书主要致力于剖析、说明。在此需要申明,对书内涉及的任何主要观点,本书并没有什么原创性的贡献。相反,本书将不遗余力地去揭示,那些看起来令人炫目的创新和进步,实际上只不过是换了新装的古老谬误,进而印证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重蹈覆辙 这句格言。

本书的内容可以毫不脸红地自称为 古典 、 传统 或 正统 。我猜测,这些名头正是我所要剖析的那些诡辩辩词中想要抛弃的。但是那些努力探求真理的研究者,则不应该被这些名头吓跑。研究者不应该总想着寻找革命性的、 全新 的经济学思想,他们应该是既接纳老观念,又欢迎新观念,而不是一味地炫耀、无休止地追寻新奇和原创。莫里斯·科恩(MorrisR.Cohen)说过: 如果说我们能够推翻以前所有思想家的理论,那么我也不敢奢望自己的作品对别人会有任何价值。 *

由于本书属于解释性质的面向大众的经济学入门读本,所以我用不着详尽地引用他人的著述(也会有个别脚注和引用),虽然本书所论及的领域,已有其他许多学者讨论过。不过,有三位著作者我必须特别提及,并表示感谢。首先要感谢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édéricBastiat),本书的解释构架便得益于巴斯夏约一个世纪前发表的文章《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Cequ onvoitetcequ onnevoitpas)。本书甚至可以说是巴斯夏那篇文章所用的分析方法的现代化、延伸以及一般化。其次,要感谢菲利普·威克斯蒂德(PhilipWicksteed),他所著的《政治经济学常识》(TheCommonSenseofPoliticalEconomy)给了我不少启发,尤其对谈工资的章节和课后温习那一章。最后要感谢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vonMises),我这本粗浅的入门著作,每个地方可能都要归功于他的著述,特别感谢的是他对通货膨胀扩散过程所作的说明。

*《理性与本质》(ReasonandNature),1931。

分析谬论,不同于讨论各位学者的贡献,分析时尽量避免指名道姓,但愿读者不会太失望。若要指名道姓,就得公平对待每一位被批评的学者,准确引用其著述,考虑他所强调的重点、他所提出的限定条件,以及其语言表达歧义或前后矛盾之处等。因此,书内并没有具体提及索尔斯坦·凡勃伦(ThorsteinVeblen)、梅杰·道格拉斯(MajorDouglas)、凯恩斯爵士(LordKeynes)、阿尔文·汉森(AlvinHansen)和其他人。本书的目的并不在于揭露某某学者所犯下的特别错误,而是在于分析经济生活中那些最常见、最普遍、影响力最大的谬误。谬论一旦流行开来,便责怪不到谁的头上。谬论中的荒谬晦涩究竟因谁而起,这已经变得无从得知。当用于包装谬误的理论被简化成泛泛的教条,那些可能隐藏在一堆限定条件、模棱两可的语句或数学方程式中的诡辩就会显现出来。本书所讨论的流行教条跟凯恩斯或其他某位学者所提的理论不完全相同,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这些不同就责怪我有失偏颇。本书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那些有强大政治影响力的集团所持的信条,以及政府的政策行动所依据的信条,而不是这些信条的历史渊源。

书中极少引用统计数字,望读者见谅。若讨论关税、价格调控、通货膨胀,以及对煤炭、橡胶、棉花等商品的进行管制所产生的影响,都用统计数字来加以佐证,势必会导致本书篇幅大增,超出预先的设想。作为一个新闻从业人士,我非常清楚统计数字更新的频率有多快。我建议那些对特定的经济问题感兴趣的读者,去看当时讨论统计数字的新闻纪实。普通读者会发觉,用学到的基本原理去正确解读统计数字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本书力求简明、合理、准确,尽量避免专业性、技术性的东西,以便使还不熟悉经济学的读者同样能充分理解。本书的内容是一个整体,不过也有三个章节曾在《纽约时报》(TheNewYorkTimes)、《美国学者》(AmericanScholar)、《新领袖》(NewLeader)上独立发表过。感谢它们授权让这些篇章在本书中重刊。米塞斯教授校阅了本书手稿,并且提出了许多较有帮助的建议,在此表示感谢。当然书中表达的各种看法,言论责任完全由我本人承担。

亨利·黑兹利特

于纽约

1946年3月25日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