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导读

关灯 护眼    字体:

书籍目录 章节列表 下一页




2018年是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400周年,欧洲各国文化界纷纷对此进行纪念,相关纪念文章、专著纷纷涌现,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们不禁要问,一场发生在400年前、早已时过境迁的战争为何至今还在被人们谈论?这要从三十年战争对欧洲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重大意义说起。

三十年战争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历史上最惨烈、人口伤亡比例最高的一场战争。它的导火索是1618年波希米亚等级为反抗皇帝的专制、将皇帝的大臣扔出城堡窗户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这一事件打破了自1555年《奥格斯堡宗教和约》订立以来长达60多年的帝国和平。战火一触即发,燃遍德意志。德意志诸侯各自站队,西班牙、丹麦、瑞典、法国乃至英国、荷兰和俄国均介入进来,或暗中资助代理人战争,或直接参战,将一场原本只是帝国内部冲突的战争一步步升级为欧洲大战。通常情况下,根据主要参战方的变化,历史学家将三十年战争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波希米亚普法尔茨阶段(1618—1622/1623)、丹麦尼德兰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和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战争中涌现出瓦伦斯坦、古斯塔夫二世、蒂利等乱世枭雄。1644年起,交战双方边打边谈,分别在相距不远的奥斯纳布吕克和明斯特举行谈判,直至1648年达成协议,即《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三十年战争战时和战后的一系列双边与多边条约构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重新建构了欧洲的战后格局,且将主权国家等国际法概念应用于近代国际关系并影响至今。

约翰内斯·布克哈特(Johannes Burkhardt)教授的《战争的战争(1618—1648):欧洲的国家建构与和平追求》恰在2018年问世。1943年,布克哈特教授出生于德国德累斯顿,曾在汉堡和图宾根攻读历史学、日耳曼语言文学和哲学,1971年获博士学位,1984年获近现代史教授资格,主攻七年战争和教皇外交。此后,布克哈特先后在比勒菲尔德大学和波鸿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91年起担任奥格斯堡大学近代早期史教授,2008年荣休。目前,布克哈特教授供职于欧洲文化史研究所,一如既往地活跃在史学研究一线。

在近代早期史领域,布克哈特教授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其代表专著有《告别宗教战争——七年战争和教皇外交》(1985)、《三十年战争》(1992)、《宗教改革之世纪——媒体革命和机构建构之间的德意志史(1571—1617)》(2002)、《前现代帝国的终结和新方向(1648—1763)》(2006)、《近代早期的德意志史》(2009)、《莱茵河即是易北河——理查德·瓦格纳的真实世界》(2013)等,大多关注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更显研究的延续性和深厚功力。本书便是布克哈特教授继1992年的专著《三十年战争》后研究三十年战争的又一力作,在延续部分观点的基础上,聚焦三十年战争期间一次次的和平尝试和一个个无限接近和平的时刻,以“和平”为红线串起了这部战争史。

除开篇和终章外,本书共7章。

在开篇的引言中,作者首先沿着历史学家君特·弗朗茨提出的“毁灭对角线”历数三十年战争给德意志的城市和乡村带来的人口损失,人们被迫忍受着过境军队安营扎寨、烧杀抢掠之苦。接着,作者引用编年体史学家所记载的灾难细节和战场考古学的最新成果,描述了人们,尤其是儿童、妇女和士兵在战争中遭受的深渊般的苦难,而战争导致的暴力、饥荒和瘟疫则织成一张网,令所有人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成为整个德意志乃至欧洲文明的威胁。在此基础上,作者多次提出质问:难道真的没有人能够干涉并出手制止战争吗?三十年里,难道整个欧洲都“无人想到走出灾难之策”(参考原文此处)吗?

第一章以1618年5月23日的“布拉格掷出窗外”事件切入。事发后,各方为阻止战争、维护和平作出了种种努力。当时的德意志强邦萨克森选帝侯国积极从中斡旋,以高超的外交技巧、娴熟的公务辞令使事件迎来了转机——皇帝同意在埃格尔举行和谈。然而,就在和谈开启前不久,皇帝马蒂亚斯驾崩,继任者费迪南二世是个热衷强权政治的狂热天主教徒,他断然拒绝和谈——之前的所有和平努力化为泡影。此时,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稳定且有效,从法律意义上赋予帝国和平,此后几十年间的几次宗教冲突均得到平息;新教联盟和天主教同盟更多的是防御型结盟,彼此间从未进行过基要主义意义上的宗教战争;在“聚合”(Komposition)的理念下,不同教派的帝国等级间不乏跨教派交流,和平至上成为他们共同的价值准则之一;新教强邦萨克森在调停失败后无奈放弃中立立场,加入皇帝及其天主教盟友的阵营里参战。这些事实,均驳斥了“三十年战争是一场宗教战争”的传统观点。然而,外国宗教势力、帝国内部的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几位和平倡导者的过早离世,触发了这场原本打不起来的战争。

第二章开篇即抛出三十年战争是一场“建构国家之战”的观点。16世纪以来,欧洲对建构国家的方式尚无定论,在林林总总的政治构想中,建立大一统的欧洲和建立独立的主权国家是两种分庭抗礼的选项。而三十年战争的第一阶段——波希米亚起义,正是波希米亚等级率领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和卢萨蒂亚等邦试图从哈布斯堡王朝分离出去、建立“捷克联邦”的一场独立战争。另一方面,帝国之宿敌法国借助代理人战争或直接参战干预其中,使三十年战争成为一场强国争霸欧洲的大战。法国首相黎塞留一开始暗中支持丹麦、尼德兰和瑞典等一切反对哈布斯堡的力量,到了战争后半程,法国则正式参战,将一场德意志的战争扩大到了全欧洲的范围。欧洲在普世主义和分离主义之间摇摆,而德意志民族之帝国则找到了建构国家的第三条道路,即建立一个联邦制组织下的德意志民族帝国,在哈布斯王朝的选帝制度下给予小国更多的自治权。

第三章呈现了三十年战争名将瓦伦斯坦起起落落的一生。瓦伦斯坦出身贵族,两次迎娶富孀,他通过以战养战的战争融资方式供养军队,却对帝国的税收制度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629年,瓦伦斯坦击退丹麦人、签订《吕贝克和约》,为帝国赢得了一年多的和平休整期。此后,遭到排挤的瓦伦斯坦平静隐退,但庞大的军队却没有被解散——这便是“常备军”的雏形。一年后,瑞典国王率军进犯,皇帝请求瓦伦斯坦出山,并赋予其对军队的绝对权力。1634年2月,功高盖主的瓦伦斯坦遭到刺杀。他的军队被保留了下来并被收归国有,成为制度化的国家暴力组织;而在和平年代保留“常备军”的做法则被视为战争策动者瓦伦斯坦留下的军事遗产。

第四章的主角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1630年7月6日,古斯塔夫·阿道夫在波罗的海沿岸登陆,给暂停了一年多的欧洲大战按下了重启键。瑞典大军骁勇善战,很快就横扫帝国,深入德意志南部的奥格斯堡、慕尼黑等地,直至瓦伦斯坦二度出山,帝国在军事上的颓势才得以扭转。不过,哈布斯堡家族普世君主的地位受到了挑战。此外,瑞典人还是媒体宣传的高手,精心策划了“传单战”:一方面,古斯塔夫二世自诩为民族大迁徙时代撼动罗马帝国的哥特民族之合法后代,有义务传承祖先的辉煌过去,更有角逐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权力;另一方面,瑞典人登

书籍目录 章节列表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