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与反思

时间:2023-04-12 07:23:00

□ 杨文静

从广义上讲,迷信就是一切和近代科学相冲突的意念、信念以及与他们并存的行为。从狭义上讲,迷信就是相信鬼怪、命运、灵魂等超自然超物质的东西存在,相信这些东西支配着世界和人的一切。尽管当前社会认知和科学技术迎来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浪潮中,人们对于“剧透人生”的欲望却从未停止。与神秘主义紧密相连的传统迷信搭上网络快车,调整了以往的“强价值干预模式”,不再注重传统意义上的生死命题,而是更多地专注于年轻群体的情感与生活分享上,在尊重个体选择前提下更加突出保护个人隐私,借助传播力强大的社交媒体平台,实现丰富多样的表达形式,逐步进入网络年轻群体视野。本文将从拟剧理论、传播的仪式观与网络亚文化等视角出发,对网络迷信的传播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其传播机制,以此来分析网络迷信传播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反思其背后可能暗含的深层困境,对于规范其他网络传播行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

早在几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了依靠简单的占星学进行卜卦,尽管当时并没有较强的“社交”概念,但人们从古至今渴求获得预知未来的心理却是如出一辙。正如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所说:“如果人能够按照一定的法则支配围绕自己的情境中的一切,或命运常向人们显示善意的话,那么人们就决不会去相信迷信。然而,人们常常陷入法则全然不起任何作用的各种困难之中,而且在大多情况下,即使毫无休止地追求命运的善意,但那是不确定的,因此在希望和恐怖之间痛苦地动摇着。所以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显示出随便信奉某种东西的倾向。”

社交依赖:自我情绪的消化与疏导。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当下,手机等移动终端成为人们链接信息与情感的重要工具,与日常生活逐步融为一体,虚拟社交圈逐渐兴盛,并成为人们逃避现实的港湾,网络社交媒体应运而生,为因缺少社交技巧或动力,而被宏观的社会交往环境排斥而显得格格不入的“社恐们”,提供了情感交流的栖息之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社交媒体来满足现实交往的需求。而根植于移动互联网和复杂社会现实之中的网络迷信,仰仗于社交依赖的形成,无疑为群体中个人的自我情绪的消化与宣泄提供了“温床”。因此,网络迷信传播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情绪传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个体的不良情绪得到了消化与疏导,还会引起群体情绪的共鸣。换言之,网络迷信的日常化和切己化传播,是基于公众大范围焦虑情绪所形成的,而这种情绪的背后主要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不确定所带来的不安。

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出发看待网络迷信传播现象,在多重社会压力面前,网络迷信为人们应对现实的无力提供新的出路,因此,网络空间中的年轻群体常以自嘲的态度在社交媒体这一“前台”进行表演,以此来伪装、消化自己的种种不良情绪。以祈愿转发表情包为例,其内容通常由文字和图片组成,二者共同构成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网络米姆”,并在人人皆可参与转发的过程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因此在网络迷信传播中,相类似的祈愿行为就可以看作是一种青年群体的“表演手段”,以一种温和抵抗主流文化的姿态帮助用户在互联网社交中获得正面的心理暗示,起到一定的疏导焦虑情绪和不确定感的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期待收获他人的情感反馈,以此调整下次的自我表演从而为他人留下完美印象,表演意味的增强也进一步反映了年轻群体排遣压力方式的娱乐化倾向。

群体认同:迷你仪式下的精神舒压。社交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情感链接和自由表演的舞台,成为网络迷信传播的重要载体。人们在分享情感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信息、改变态度,在技术的赋权下卷入一系列网络迷你仪式中。

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在《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一文中首次提出传播的“仪式观”,指出传播并不仅仅是表面上的信息传递,更是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得以维系的一切仪式性活动。从这一视角出发看待网络迷信传播主要有两个特征:其一是社会性,传播是人类的实践活动,是对现实的创造与解读的过程。传统祈愿行为强调“主体在场”,而网络迷信传播由于移动媒介技术的介入,逐渐演变成“虚拟在场”,但其本质都离不开人们的躬行实践。尽管人们不再需要郑重其事地参与复杂的仪式流程中,只是通过轻触屏幕转发、评论就可以完成一次迷你仪式的参与,却可以因此获取寻找生活乐趣的主动权,带来生活本身就是值得庆祝的愉悦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交流情感的需求,这种情感的集体认同强化了人们对网络迷信传播效力的信赖和认可。其二是表征性,即通过传播形成的符号系统构成了现实的表征。以往的祈愿话语演变成了在网络空间不断二次创作、传播的文字或图片等互动符号,与此同时网络迷信的传播消解了传统迷信中的崇敬感,取而代之的是泛娱乐化特质,帮助受众适时调整自身行为,最终对现实生活产生正面影响。网络迷信传播中的迷你仪式,将生活拆解为一个个值得期许的片段,人们通过参与其中来获取某种程度上的群体认同感,以此来解构生活变化的诸多可能性。

资本营销:利益驱动下的商业化运营。网络迷信不同于历史积淀下强调绝对信仰的宗教文化,也不像个人崇拜那样具备实在的依赖对象,而是具有一切互联网文化产物的特质:门槛低、随意性和商业性,因此可以轻易吸引公众注意力,而着眼于经济利益的商家、社会资本自然会将目光投向于此。事实上,每一场网络迷信的狂欢背后,都离不开资本营销的助推。一方面,一些自媒体平台以网络迷信文化为创作源泉,通过浅显易懂的俗信内容输出吸引用户来维持账号运营,以此获得流量开启商业变现。另一方面,一些商家或企业也会为了占据青年群体市场,以网络迷信文化为噱头来追寻网络热点,从而达到追求商业利益的目的。网络迷信文化也逐步被市场经济收编利用,成为网络亚文化经济商品链中的一环,在各类流行文化的加持下,不断衍生出新的形式与内涵,形成了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景观。

就星座博主“陶白白”而言,他的走红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近三年对星座内容深耕坚持的结果。在搭载短视频快车实现对星座内容垂直领域准确表达的同时,其高质量内容产出的背后还离不开MCN专业机构的孵化与团队支撑,加上抖音短视频平台的“造梗”及巨大的流量池属性,由粉丝自发创作的“你会为了我搜陶白白搜星座吗”等转发文案的刷屏,在抖音平台占据热搜榜单,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二次创作,使得该话题形成裂变式传播,讨论热度持续攀升,不少原先没有关注过“陶白白”的用户也被卷进了这场信息浪潮中,并对其内容分析产生情感共鸣,最终成就了“陶白白”火爆全网的图景。与此同时,商家面对持续发酵的“星座热”景观,会进一步对其背后的消费价值进行开发与挖掘,以满足目标受众的购买需求。例如品牌方借助星座元素进行自身产品的推广,或是赞助相应的星座KOL进行商业转化。部分星座KOL还会主动进行自我IP价值的经济延伸,例如“陶白白”参与爱奇艺《乐队的夏天》等热门综艺的栏目合作,“同道大叔”通过整合IP运营、授权、衍生、电商、社群等业务,进一步拓宽了星座文化价值意义的内涵与外延。星座营销的火爆,是网络消费主义、青年亚文化与资本力量相互影响博弈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以此为代表的网络迷信意义的构建与传播。

网络迷信传播的反思

学者郭讲用区分了传统仪式媒介的内涵和现代仪式媒介的

提醒您:因为《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与反思》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与反思》在线阅读地址:网络迷信的传播机制与反思

12
经典故事
纳达尔的金钥匙
钢琴之王的宽容之举
良知和良能
死战不退,才是男儿本色
上苍的恩赐
今夜无人入睡
德国总统夫人,最受追捧的“小三”..
一个专做傻事的国王
卡梅伦:当父亲比当首相更重要
站在梦想的赛道上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