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以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内涵、逻辑思路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3-08-16 05:04:58

张嘉凌 杨小能

摘 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作为首个推进共同富裕的试点省份,浙江省提出未来乡村建设进而加快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愿景。以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遵循理论、现实、实践的三重逻辑。本文基于现实情况,提出依托村庄特色、结合“两山”理论壮大集体经济,唤醒村庄文化、构筑未来乡村的精神家园,基层党建引领未来乡村的有效治理,坚持“两山”理论、打造生态环境优良的未来乡村四个方面探究未来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未来乡村;共同富裕;浙江省;实践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浙江省承担起成为在省域范围内实现共同富裕的标杆的重任。

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的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快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布了第一批共100个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为乡村建设的“未来”探路。由此,标志着浙江省将以“未来乡村”政策为抓手,探索乡村发展新思路,这也是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的试点省份,为实现共同富裕采取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

一、未来乡村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一)未来乡村的内涵

未来乡村描绘了乡村发展未来的形态特征,勾画了村民未来生活的状态。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的规划,未来乡村建设要坚持以基层党建为统领,以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为建设主体,努力实现人本化,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吸纳优秀人才加入未来乡村建设的队伍行列,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与治理活力;要以造场景、造邻里、造产业为建设途径,努力打造拥有九大场景、彰显江南韵味的乡村新社区。未来乡村建设不是城市版未来社区的照搬,而是以“一心三化九场景”为主要目标,以数字化为主要工具,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打造物质富裕、农民精神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型乡村社区。因此,未来乡村更像是未来社区的延伸,不仅在城市社区要实现未来的场景,更要打造现代化的农村形态,这也折射出浙江省在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传统农村优秀文化结合现代化技术所做的努力,着力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迈进。

(二)未来乡村的基本特征

第一,未来乡村具有“智慧感”。未来乡村以数字化为主要工具进行管理、为村民提供服务,吸引高素质的新乡人、归乡人、原乡人作为建设主体。未来乡村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在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化信息技术。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建设数字化平台,方便村民获取信息以及服务,拓宽村民、当地企业参政议政的渠道,真正实现多元主体参与村庄的治理。同时,未来乡村大力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充足的文化类公共服务,提供更便捷的平台使村民获得信息、知识,带领农民学习新技能、新本领,解决就业,宣传优良乡风……未来乡村中的村民是精神饱?M、思想充盈的,村庄将呈现出“智慧感”。

第二,未来乡村具有江南韵味。生态宜居是未来乡村的一大亮点,浙江作为江南水乡拥有充沛的环境资源,未来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把握这一优势,将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作为纲领,实现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循环,将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所得收益反哺生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不仅如此,未来乡村的环境一定是结合本村庄自然禀赋的,具有本村特色,而不是照搬照抄其他村落的环境发展模式。因此,未来乡村将会呈现出别致的江南韵味。

第三,未来乡村具有参与感。未来乡村的场景中包含着邻里互助友爱、亲人其乐融融、村庄一片和气的景象,村民们互相帮衬,参与村中、家中的大、小、难事,将中华民族中传统的仁爱、和谐根脉代代传承下去。在村庄治理层面,以基层党建为引领,调动政府、市场、农民主体参与政治、经济、生态、公共服务供给层面治理的积极性,通过三方的有效沟通、资源的有效协调,结合三方的智慧,实现资源、利益的共享。

二、以未来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思路

浙江省以未来乡村为抓手促进共同富裕,遵循、体现了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逻辑、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逻辑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逻辑。

(一)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同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之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物质文明是社会存在的一个主要方面,精神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主要表现,两者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大重要层面。物质文明具有基础性作用,精神文明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后,我国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公共图书馆的兴建、互联网信息平台的建设、义务教育的普及等基本满足了农民获得基础知识的渴望。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群众不再满足于基本的生活保障,开始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表现出对“富脑袋”的极度渴望。

未来乡村建设描绘了一个物质富裕、农民精神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型乡村社区蓝图。具体来讲就是以基层党建为统领,吸引人才来乡就业,结合本土特色,兴旺农村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结合现代化技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政策设计角度出发,未来乡村建设通过特色产业拓宽就业渠道,丰富乡村的物质文明;完善基础设施包括文化活动室、图书馆、红色文化馆等设施,在物质层面为推动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条件;弘扬本土优秀文化,进而潜移默化地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总之,未来乡村的建设在政策设计层面上着重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这与实现共同富裕是相耦合的。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逻辑

2022年浙江省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0,在全国范围来看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与发达国家的1.25相比仍旧存在一定差距,也说明城乡二元体制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因而通过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是当前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中,“不平衡”中的重要方面指的就是城乡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讲,在经济层面,体现为城乡之间产业发展的不平衡,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缺少就业机会,农村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的生活水平低于城市;在基础设施层面,教育机构、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匮乏使得农民获取知识与城市相比更具困难性,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匮乏也直接导致了农民物质、精神的匮乏。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有利于解决当前主要的社会矛盾,激发民众对共同富裕的信心,这个愿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浙江新农村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丰厚的基础,与以往不同的是,未来乡村建设的开展,不仅要缩小城乡差距,而且要利用好乡村的自然禀赋,坚持党建引领,

提醒您:因为《以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内涵、逻辑思路与实践路径》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以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内涵、逻辑思路与实践路径》在线阅读地址:以未来乡村建设促进共同富裕:基本内涵、逻辑思路与实践路径

123
经典故事
你是我的眼
玫瑰灵棺
壁画
古堡惊魂
淘宝店里的诡异红裙
传纸游戏
会长大的坟
鬼色
刑警之寿魅
门外的白衣女子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