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加强成本监控 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

时间:2023-08-16 05:07:29

刘瑶华 辛兵 李松洋

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装备的定型生产,装备性能不断提高,研制费用不断上涨,装备经费的有限供给与高技术装备成本居高不下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确保装备“研制得起、购买得起、使用得起”是当前装备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努力实现从“单一定价模式”到“多种定价模式”的转变,从“事后定价”到“事前控制”的转变,从“个别成本计价”到“平均社会成本计价”的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装备价格形成机制,是装备价格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建立过程成本监控机制,建设以军事代表为主体的装备成本监督体系,才能真正提高装备经费的使用效益,实现装备的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科研成本控制,科学形成装备目标价格

当前,我国装备型号项目成本管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把装备经济性单纯认为是装备财务问题,侧重于降低实物消耗和费用核算,而对经费投入能获得多少作战效能,如何从装备全寿命角度提高装备经费使用效益考虑较少。由于对装备经济性重视不够,导致“拖、降、涨”问题十分突出。装备经费虽然实行总装备部集中统管,但科研经费、购置经费、保障经费还是 “铁路警察各管一段”,没有真正形成合力和提高效益。在项目立项论证阶段,只对经费概算材料进行审查;在设计定型批产后,只对装备进行审价,没有形成全系统全寿命的费用管控机制。一是受传统设计思想和管理模式的影响,科研部门偏重于战术技术性能的设计,极少对装备经济性进行设计、分析与管理,装备技术与经济两方面不能有机结合。二是装备立项研制后,由于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机制和手段,研制经费概算随意被突破。为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只能追加经费,造成科研成本失控。三是事后审价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装备发展的需要,装备的主要成本已由设计决定了,审价人员只能核实报价成本资料的真假,不能有效控制装备价格的高低。

制定科学合理的装备购置目标价格,必须加强科研成本控制,正确处理好性能指标先进性与成本费用经济性的关系。

一是强化费效分析。在装备立项论证阶段,根据GJB1364《装备效用效能—分析》,通过确定目标,建立备选方案,从费用和效能两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现费用效果的最佳匹配。按照GJBz20517《武器装备寿命周期费用估算》规定的目标与要求,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影响装备成本费用的各种因素,参照国内外同类产品历史价格资料和可比成本,运用工程、类比、参数估算等方法进行测算,科学确定购置目标价格,对供需双方进行约束。在装备方案论证阶段,供需双方统筹考虑技术与成本的关系,将成本指标分解到各分系统,细化到主要分系统和配套装备的目标价格。在进行研制经费概算审查时,同时对目标价格进行审核,随研制总要求报批,在装备研制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

二是强化成本设计。督促承制单位制定成本控制工作实施计划,根据目标价格细化成本设计准则和设计指标。开展定费用设计,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对设计中影响产品成本的过高费用部分进行修改,尽可能降低成本。在研制过程中确立严格的费用目标,通过在使用要求、性能、费用及进度间进行权衡,对系统费用予以控制,使之达到既定目标。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依据目标价格指标,对承制单位完善成本设计与控制工作及目标价格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在方案论证阶段,对各种备选方案的费用进行权衡分析,重点对费用影响较大的性能参数开展分析比较。在工程研制阶段,进一步对各分系统的性能和费用进行评价,确定在各分系统的设计指标和费用限额已定的条件下进行设计,使前一段的费用目标约束后一段的设计工作。通过每一阶段严格控制费用,有效地降低装备成本价格。军方应定期开展过程监控和分析,在装备研制转段等重大节点环节进行成本费用专项评审,对承制单位成本管理和目标价格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并实施经济奖惩和提出调整意见。在设计定型阶段,装备价格人员应作为定型审查委员会专家参加定型审查工作,对《价值工程和成本分析报告》等进行经济性审查和评审。

二、强化生产成本监控,确保装备制造价格合理

由于武器装备的特殊性,军方应全程监控承制单位生产过程的成本费用管理,以确保装备制造价格合理。

一是建立和完善成本控制程序和方法。完善的成本控制程序是保证实现成本控制目标的前提,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是确保成本控制各项工作合理、准确的基础。二是鼓励承制单位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控制或降低生产成本。三是综合运用评价、竞争、激励等机制,加大对承制单位成本价格管理的监督和促进,减少短期行为和投机行为。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还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定额是企业根据技术、设备和组织水平,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潜力所规定的在产量、质量,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消耗和利用等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先进可行的定额,是对产品成本进行预测、审核、控制和考核的依据。与成本核算相关的消耗定额,主要有三项:劳动定额,如工时定额、产量定额等;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定额;费用消耗定额。定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断修订定额,以保持先进可行,充分发挥定额管理的作用。二是完善物资计量、验收、领退料和期末盘存制度。三是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三、发挥军事代表作用,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

装备成本监督是通过及时掌握产品科研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并依靠这些成本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对各项成本的发生过程进行有效监督、调整和控制,不断修正各项成本实际发生额与标准目标值之间的偏差,从而将各项成本的发生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建立健全以军事代表为主体的装备成本监督体系,由军方主导装备科研、购置和维修经费的使用与成本监督,保证体系有效运行与持续改进并产生应有的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驻厂军事代表长期工作在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一线,对军品成本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最有发言权。要建立过程成本监控机制,必须充分发挥军事代表的作用。一方面,要紧紧依靠一线军代表,负责常态化的收集、整理承制单位的成本信息,督促承制单位提交年度或重大研制节点的装备成本数据报告,建立内容齐全、结构完整、详实可靠、规范统一的装备成本档案。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军代表的专业力量,把质量、价格、进度作为同等重要的任务要求。在开展现场质量监督的同时,对生产成本进行全过程监控。在科研阶段,军代表监督落实战技指标的同时,同步开展经济性评审,并适时上报提出装备成本意见;在生产阶段,编制质量验收细则的同时,也要制定成本监控细则,进行现场实时监督,并做好相关记录。技术状态和重大工艺更改,必须进行经济性分析,并同样按权限进行审批,作为成本价格调整的依据,实现技术状态和采购成本的双控制。在售后?段,军代表要对为部队服务保障提供的备件目录和人员费用进行确认,并经承制单位、军代表、部队三方签字,作为维修费用计算的依据。

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一方面应督促承制单位按照GJB6540《军品成本管理要求》开展成本核算与管理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以军方需求为导向,制定完善装备成本管理与

提醒您:因为《加强成本监控 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加强成本监控 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在线阅读地址:加强成本监控 建立装备成本监督体系

12
经典故事
豌豆上的公主
两个国王的故事
池塘中的鱼和蟹
洗染匠和理发师的故事
乌木马
一千零一夜的来历
牧羊人与美女
猎人和狮子的故事
修行者和奶油罐
骗子与商人
热门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