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大
中
小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现有的几大宗教教义中,都有一位或几位不朽的神(几位神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大家族)。这些宗教所提供的各类服务,对于人类的文明而言意义重大。在传教士或祭司的主持下,人们从生到死都有一系列严肃而庄重的仪式需要举行。他们为基本的道德准则和法律赋予神圣的意味,给那些痛苦的人带去安慰,同时还会照顾那些一贫如洗的人。受到这些榜样的启发,信徒们会竭力在任何神的视界里坚持正义的操守。同时,他们主持的教堂也构成了社区生活的中心。人们在世间无所依凭的时候,这些神圣的上帝居所就成了人们对抗不公正和俗世悲剧的最终避难所。也许,正是因为有了宗教和神职人员的存在,人们对于暴政、战争、饥饿和最糟糕的自然灾害才有了一定的忍耐力。
悲剧的是,宗教有时也是无休止和不必要的苦难的源泉。其一,宗教在人们正确理解现实世界中大多数社会问题时造成了障碍;其二,宗教中包含一个源自人性的缺陷,即部落意识(tribalism)。人们之所以对宗教教义深信不疑,多是受到部落意识的驱动,其次才是对性灵的需求。部落的力量远比精神信仰的渴望更强大。人们对作为群体中的成员有着更强大的渴望,而与这个群体的性质是宗教的还是世俗的关系不大。从人生情绪体验的角度来看,人们需要和他们有一定亲缘关系,有共同的语言、道德信仰、地理位置、社会目标以及穿着打扮的同伴联结在一起。这些条件最好全部具备,或者至少有其中两到三种。这样人们才能感到快乐,甚至是维持生存。而恰恰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部落意识的根基,才造成了好人办坏事,而不是基于宗教的道德准则和人道主义。
不幸的是,一个宗教群体最主要是通过它自己来创造历史,即解释人类如何存在的超自然叙事来定义它自身的。而这个故事也构成了部落制度的核心。不论多么温和或高尚,或者解释得多么微妙,每个宗教的核心信仰都保证上帝偏爱它的信徒胜过其他人。它会教导自己的教徒,说其他宗教信仰的都是错误的神、使用的是错误的礼制、追随的是错误的先知,以及相信的是由幻想编造的创世故事。这些说法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其他宗教的歧视,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满足自身灵魂的需求。
当一个人接受了某种创世论,相信一大堆由其赐予的奇迹,我们便认为他有了信仰。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信仰可以作为一种生物为了提升生存率和繁殖率所使用的手段,它是通过部落的成功而锻造的。部落是在与其他部落的竞争中联合起来的,对于部落成员来说,信仰是在部落竞争中获得胜利的关键。尤其是那些善于利用信仰赢得其他成员支持的人,可以借此在部落内取得地位。在旧石器时代,由于频发的部落冲突导致了宗教的出现,直至今日,世界范围内仍时有战乱。在没有浓重宗教色彩的社会里,信仰往往会与意识形态相统一,这时人们就会认为:“上帝赞同的是我所持的政治理念,而不是你的,所以我的理念是忠于上帝的。”
宗教信仰给它的信徒提供了一种巨大的心理裨益,给了一种关于他们存在的解释,让他们可以感到被爱、被保护,从而免受其他部落群体成员的伤害,但这些信徒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在更加原始的社会中,上帝以及他的传教士会要求信徒必须全心服从、信服于本宗教,不能心有疑虑。可以说,这是一场关于灵魂的交易。在进化历史中,这是唯一一种可以使部落成员团结的方式。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平常都是如此。可以说,宗教给予它的信徒的是一个引以自豪的身份,也赋予了他们行为的正当性,给了他们一个关于生存和死亡的神秘轮回的解释。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内,没有一个部落能够在不提供创世论解释其存在的意义的情况下幸存下来。信仰缺失的代价就是部落成员不会尽心尽力为部落服务,并逐渐丧失共同目标。在每个部落的早期历史中,比如犹太基督教的铁器时代,伊斯兰教的7世纪,他们的创世论神话都是在很早就确立下来并发挥作用的。创世论一旦确立好,其中的任何部分就都不能扬弃,任何人都不能质疑。如果教义出现偏差,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灵活巧妙地回避或遗忘它,又或者用新的更具竞争性的教义取代它。
很明显,世界上不可能有两个创世论同时为真的情况。所以,已经出现的数千个宗教和教派分支的创世论,实际上都是错误的。很多受过教育的公民都发觉他们自己的信仰实际上是错误的,或者至少在细节上站不住脚。但他们也理解一个道理,据说是由罗马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小塞内卡提出的说法,即宗教在凡夫俗子眼中是真实的,在智者的眼中是错误的,在统治者眼里则是有用的。
科学家天生倾向于在发表与宗教有关的任何言论时保持谨慎,即使是在表达质疑的时候。著名的生理学家安东·卡尔森(Anton Carlson)在被问到,他怎么看待1950年由皮乌斯七世宣告的关于圣母玛利亚肉体升天的公告时,卡尔森回答说,因为他不在那里,所以并不能确认,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她上升到3万英尺高的时候肯定就昏过去了。
关于宗教的问题既然如此棘手,那么我们是否应该把它忘掉?毕竟世界上大多数人对这些问题都不会深究。事实上,这种忽视是危险的,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看来都是如此。当前国家间的战事在逐渐减少,这显然源于双方对两败俱伤的毁灭性后果的恐惧,但暴动、叛乱、内战和恐怖主义活动仍十分猖獗,时有大规模杀伤性事件爆发,原因就在于部落意识。部落意识又是通过宗教冲突表现出来的,尤其是那些信仰不同创世论的人之间的冲突。
宗教战争不是异常现象,把信仰特定宗教、教条及信仰类似意识形态的信徒划分为温和派和极端派是错误的。仇恨和暴力的真正成因是信仰与信仰的对抗,即部落制度原始本性的外在表现。信仰正是让好人做出坏事的一个原因。人们不能容忍别人对他们自己、家人、国家或者他们信仰的创世论本身的攻击。比如,在美国大多数地方,人们都可以对宗教议题,如上帝的本质或上帝是否存在等发表看法,但这种讨论仅局限于神学和哲学领域。如果对个人或团体的宗教信仰发表看法,无关其内容荒谬与否,都会遭到禁止。贬低他人信仰的神圣的创世论属于“宗教偏见”,被视为与威胁个人等价。
除此之外,人们的宗教情怀也一直受到信仰的绑架。各个宗教的先知和领袖一直在有意无意地利用人们的宗教情怀,让人们为他们所属的教派服务。人们需要为神衹举行各种典礼、仪式、礼制和祭祀,以换取现世的安稳和永生。作为交换的一部分,神也必须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美国的开国之父们深刻理解部落宗教冲突的危险。乔治·华盛顿发现,“在人类所有的仇恨中,那些由宗教态度不同导致的冲突似乎是最根深蒂固、最悲惨,并且最应该被反对的”。詹姆斯·麦迪逊也同意这种看法,他注意到的是,宗教战争会导致“血流成河”。约翰·亚当斯则坚持称:“从任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