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读窝手机网
返回上一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时间:2023-08-16 04:58:15

杨胜渊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治理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与实现乡村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在乡村治理实践中,以法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德治和智治为支撑的乡村共治的治理路径,最终实现乡村善治,建设美丽文明的乡村。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继续深化探索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有助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不到位

基层党组织治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存在虚化、弱化现象。人们的心理和价值理念发生了变化,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在引领乡村治理的进程中存在虚化、弱化的现象。二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治理主体的能力和水平亟待提高。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建立更高服务水平的基层党组织的愿望更强烈,但部分基层党组织同人民群众期待的高质量服务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二)基层治理主体引导运用法治角色扮演不到位

一是“关键少数”依法办事模范带头作用有差距。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受高等教育的人员占比较少。二是依法办事能力有差距。面对新问题和困境,能够依法办事的干部较少。对于依法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会用,有的用不好。直接表现为依法办事能力和水平有差距,和人民的期望值有差距;三是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淡薄。留在农村的大部分是老人、妇女、儿童,对法律法规了解较少,因而使得乡村治理法治思想难以深入人心。

(三)乡村治理主体参与乡村治理意愿不高。

一是民主管理主体自身素质存在差距。作为基层治理的主体,习惯于凭经验主义办事,对于建立民主管理体制机制期望值不高。二是民主管理机制存在漏洞。调研中发现,纵然建立了相关的村规民约、议事规则等村级管理制度,但更多的是挂在墙上的制度、未真正落实到工作中。三是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其表现是基层群众对乡村民主法治实践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呈现为“冷漠”态度。

二、乡村治理能力提升路径选择

(一)全面推进乡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乡村基层干部全面驾驭乡村治理能力本领

1.探索“党建+”治理模式。一是构建法治为根本、自治为基础、德治为辅助推进风序良俗为治理中心工作的重点内容,构建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抓手,把“党建+乡(村)规民约”促文明治理制度化。二是组建联户长、党员先锋队,网格员义务宣传员监督村民的行为,开展丰富多样的乡村基层组织生活内容。三是构建党建+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由驻村工作队牵头,充分利用联户长+网格员的模式。

2.探索“联村党委”示范引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创新组织、人才、产业、文化、生态的“五联”联村党组织工作模式。创新“联村党委”,筑牢乡村振兴战斗堡垒。充分整合农村干部、人才、土地、产业、林业等资源,建强组织堡垒,集聚产业发展动力,汇集综合治理力量,建立以组织振兴为统领的乡村振兴工作新机制。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断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

3.探索推进“强师工程”和“强医工程”。一是以“强师工程”的路径,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提升打下基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对印江教育的满意度,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整合区域力量、东西部协作资源,集中优秀的中考学生,开办“乡村振兴”、“东西部协作”高中班。二是探索“??医工程”为路径,提高乡村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建成一支医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医师队伍,一批管理精细、服务优良的现代医院,一套医防融合、保障有力的工作体系为目标,探索实施“强医工程”试点工作,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医疗服务水平的需要。

(二)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逐步实现乡村法治建设

1.村支两委要带头尊法学法。分类开展普法培训。聘请律师开展定期服务,为村民提供土地征用、安置补偿、环境保护等法律咨询服务,帮助村“两委”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在村(社区)设置法律咨询点,“法律明白人”参与社会公德评议,公德评议的事项、邻里纠纷、违法建设等一些影响村公益设施建设和乡村文明建设的行为。

2.加强法治普及教育,增强乡村法治善治能力。一是加强法治宣传培训。通过手机、广播等媒介,运用院坝会、堂屋会等载体,结合群众的日常生活的事务情况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法律,使法治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群众树立学法的意识,扩大普法覆盖面。二是法治队伍建设。打造一支具有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的基层干部队伍。乡村治理主体中的基层干部要主动带头模范守法,面对村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能用法律知识及时化解,实现法治装头脑,提升自身法治实践能力。三是推进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干事创新创业激情。首先,建立配套的容错纠错制度。鼓励一大批有激情、有想法的创新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其次,依据《关于建立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意见》,着力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最后,建立健全能上能下考核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3.建立人才激励保障机制。一是让各类人才通过以股份的形式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发展,可以通过资金、技能、劳务、土地入股集体经济。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绩效考核机制。把年终绩效奖作为衡量工作完成情况的一个重要奖赏指标,让真正干事的人获得更多的劳动报酬,实行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三是通过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和培养人才。“对于表现突出的人才可以给予相关方面的政策支持和创业创新贷款等补助和奖励,鼓励优秀的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治理大潮,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深化人才开展座谈交流会,积极了解他们存在的困难,所需所盼、意见建议,聘请创业导师为各类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技能开展培训,激发干部干事创新创业热情。

(三)坚定和加快乡村民主自治组织的发展

1.坚持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发展好民主自治组织。一是要赋予乡村自治主体一定的活动空间,激发自治内生活力。乡村治理实践中基层组织是社会治理中对上和对下起到联动的重要层级,是引导广大乡村治理主体发挥作用的基本单位。二是建立乡村治理主体事务清单。在减负降压的基础上推动群众诉求与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乡村家族乡贤、治理精英在自治中的表达权,不断提升乡村治理主体和群众的话语权。三是发扬基层民主,“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要尊重民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用好“一事一议”机制,通过召开座谈会、院坝会、促进民事民议、民事民管,建好民生工程的过程成为暖民心、聚民力、集民智的过程。坚持为基层减负松绑,把基层干部时间和精力释放出来,更好地服务群众。

2.建立“三治”机制,提高社会组织能力,扎实推进乡风文明。一是切实保障基层群众民主权利。通过村民议事会、院坝会、座谈会、听证会等传统形式。采取“光荣榜”“爱心超市”等方式进行积分管理,鼓励和支持村级(社区)设立“幸福基金”,组织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二是用好“微媒介+社会治理”协

提醒您:因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一文较长还有下一页,点击下面数字可以进行阅读!

《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在线阅读地址: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12
经典故事
论《政府会计制度》下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的运营模式探析..
电商企业会计核算问题频现
农村文化市场监管与农村意识形态建设耦合发展路..
谈谈航母战略问题(上)
推进国家完全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2 年10—11月
《航空学报》征稿简则
关于新时期军工配套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思考..
2022 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热门书籍